走进方太,探寻中国式工匠炼成之道。从方太的企业文化、运营方法、管理秘诀、服务体系等方面深入体会现代儒家管理模式。体会“无为而不为”的企业管理哲学。
“工匠精神”这一历来被媒体用作形容日本百年老店、德国精密制造的词,一直刺痛着国人的神经。追求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有些企业走在了前面,它背后的企业文化是“道”。他们认为,只有员工都以仁爱之心、本分之心去做产品,用户才会安心。这家企业是方太。
方太集团创建于1996年,二十年来,方太始终专注于高端厨电领域,坚持“专业、高端、负责”的战略性定位,向着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的愿景迈进。
公司不断致力于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们,提供领先设计和卓越品质的高端嵌入式厨电、集成厨房产品,提供高品质的厨房产品,方太用不断创新的产品与技术诠释着对吸油烟好效果的极致追求,更用感同身受与细致入微的用心态度表达对家人的关注与爱,业已成为高端厨电领导者。
方太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先生将亲自为会员做主题分享,茅总将给大家解读方太独一无二的产品、服务背后的文化支撑。
作为方太集团的掌舵人,茅总的讲述将带给每一位会员深刻的启发。同样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我们的会员可以同茅总有一个深入而充满价值的交流。
我们将参观方太集团总部和机器人生产线。方太展厅集合企业文化、高端产品陈列、生活方式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展厅,展现了中国家庭对于高品质生活方式追求和态度。
方太高管带领会员参观并分享方太就企业文化、运营方法、管理秘诀、服务体系等方面深入体会现代儒家管理模式。体会“无为而不为”的企业管理哲学。
同业交流——活动为会员搭建学习与交流平台。由《商学院》杂志社、中国经营者俱乐部、方太高管团队领衔、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全程指导、媒体资深管理者亲自担纲学习向导,我们将为会员搭建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同时也创造更好的同业交流的机会。
主办方:《商学院》杂志社
、中国经营者俱乐部
参加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活动咨询:刘老师 13683350999 董老师 18511219896
报名人员需经过审合通过,报名最终审合权归主办方中国经营者俱乐部所有。谢绝空降!
“工匠精神”这一历来被媒体用作形容日本百年老店、德国精密制造的词,一直刺痛着国人的神经。追求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有些企业走在了前面,它背后的企业文化是“道”。
他们认为,只有员工都以仁爱之心、本分之心去做产品,用户才会安心。这家企业是方太。 方太集团创建于1996年,二十年来,方太始终专注于高端厨电领域,坚持“专业、高端、负责”的战略性定位,向着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的愿景迈进。
方太不仅对产品精益求精,更对道德十分崇尚,对企业文化孜孜以求。现在,方太不仅在工艺、技术、研发、管理上行业领先,茅忠群更成功地用儒家的仁义之道审视和“翻新”了西方管理模式,打造出一个中西合璧、卓尔不群的中国善商企业来。
“走进名企·标杆学习”第39期合影
总部大楼外观
2016年4月22日,中国经营者俱乐部&商学院杂志联合清华—北卡商学院、北大BiMBA商学院举办了“走进名企·标杆学习”第39期,一起走进方太,听方太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先生分享“方太儒道”,探寻中国式工匠炼成之道,看方太如何将传统文化用于现代管理中。
走进方太,从方太的企业文化、运营方法、管理秘诀、服务体系等方面深入体会现代儒家管理模式。体会“无为而无不为”的企业管理哲学。
同时,我们也请到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成晔、北大BiMBA商学院助理教授谢绚丽参与全程指导。随时就学员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与学员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与解读。从方太的企业文化、运营方法、管理秘诀、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与指导。
中国经营报总编辑助理、中国经营者俱乐部秘书长、商学院杂志主编汪静女士致辞
学习现场,儒学治企,需要智慧和仁爱,还有行动
“教科书”和“课外必备”读本都准备齐全
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分享《方太儒道》
方太成立二十年来的成绩,茅忠群将其主要总结为两点:第一,方太品牌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个高端品牌;第二,方太成为传统文化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实践的先行者。
坚持走高端定位是在方太成立之初的差异化聚焦。茅忠群介绍,在方太成立之初,发现市场上的高端厨电产品都是洋品牌,国内的产品都是走价格战的中低端品牌。
于是,他便诞生了一个梦想,“要么不做,要做就做高端品”。围绕“专业化、高端化、精品化”这三大定位开始了方太产品的开发与运营。
将传统文化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则是茅忠群在寻找中国文化语境下的企业管理时的大胆尝试。茅忠群曾这样形容他对“国学管理”的探索:
第一,中国企业不能只学习西方的管理,虽然美国的管理很先进,
但是更适合美国人或者是美国企业。这些管理经验原封不动地应用到中国企业,肯定会打折扣。
第二,我们如果只学美国的管理,就会永远跟在它后面。
第三,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像日本和欧洲国家的管理都不是抄美国的,而是基于本国的传统文化。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中国企业未来的管理,一定要形成结合我们文化背景的中国式管理方式。
这其中,既有茅忠群性格中“不跟随”的倔强精神,也有管理过程中的实践与心得。在管理实践中,茅忠群发现,管理制度只有跟价值观结合才有效果,否则,看制度的人会看“漏洞”。同时,西方管理把企业当成经济组织,在中国来说,企业还是个社会组织。
“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家”是“大家族”,而最能代替中国古代“大家族”概念和形态的就是企业。那什么价值观是我们共有的?茅忠群认为那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家”的思维之下,当西方管理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时候,茅忠群则把员工和顾客放在第一位。在茅忠群看来,“把办企业的目的想清楚了,企业办起来才会轻松,否则每天都很纠结。”
结合儒家思想,茅忠群总结出方太儒道的经营哲学——
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
方太儒道-经营哲学之二:德礼管理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修己以安人;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云魔方”
在茅忠群看来,伟大企业的四个特征:顾客得安心、员工得福利、经营可持续、社会得正气。方太也立志于成为这样的企业。
在分享过程中,茅忠群分享了方太如何用“仁爱之心”开发产品的案例。2010年11月26日一条关于厨房油烟对人体危害、增加癌症发生率的新闻引起方太的注意。于是方太给研发人员定的产品的新标准是:不跑烟才是好烟机。产品目标就是要生产不跑烟的吸油烟机。茅忠群记得当时给研发人员试验时候的“要求”:炒辣椒闻不见辣椒味。于是在研发阶段,几百斤辣椒被“炒掉”。方太智能风魔方抽油烟机诞生。目前在市场上售价5000多元,3年以来一直稳居全国畅销榜榜首。
第二个案例是专为中国家庭研发的水槽一体的洗碗机。西方洗碗机在中国家庭使用的几个痛点:安装高度、厨房面积、安装方便性、使用便捷性、标准洗碗时长。方太研发出全球第一台水槽洗碗机,这个产品获得了30项专利,去年上市就卖出了7000万,今年预计销售额2-3个亿。
茅总与成晔教授互动交流
茅忠群:道德教育和制度管理两手都要硬。一定有教导,要宣贯,教育到位,领导者的本分尽到。总有一些人是不受教化的,那就用制度去管理。
茅总与谢绚丽教授交流
茅忠群:人有人性才是人。都宣扬“狼性”最大问题是对社会的误导。狼给人直接的印象是“凶恶”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就是文武双全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直接用“君子”、倡导“君子”精神这个够高大上的概念呢?我们做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会影响社会很多人,应该多有正能量。
茅忠群:总体战略还是专业化定位。 专业化范围随着企业发展会有调整。 比如方太在创业之初的专业化定位是油烟机,后来就是厨房大电器的专业化。我们判断,在这个领域里还有增长空间,不会轻易跨出去。 将来产品的再延伸也还是家里。
国际化战略方面,先易后难。先到烹饪方式跟中国类似的国家,这样有产品优势。目前,马来西亚 、巴基斯坦等国家方太产品也做到了高端第一。这个路比较慢。需要时间。
茅忠群:开发知识跟技能叫培训,开发人性的过程叫教育。 不能用培训的思路搞教育。方太搞教育,没有强制性的。 晨读经典,也不是制度规定的,而是员工自发组织的。我判断教育是不是成功有两个标准:
1、有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
2、这种认同能否转化成行动。
学员提问中
茅忠群:跟着潮流走,有时候是最不好的选择。传统行业的核心就是产品,不用多想平台。 产品要比平台重要得多。
茅忠群用论语里的这句“修己以安人”来说企业的经营,简单说来就是把自己修炼好,把员工、顾客安顿好,经营自然不是问题。
下午参观总部及生产线
方太集团质量总监张涛分享《方太质量管理》
“ 为什么它是经营之道? 如果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让客户十二分安心,我们的经营还有问题吗? ”如何让顾客十二分的放心?就是方太产品的品质。方太质量总监张涛介绍,方太严格按照质量管理的方法来进行产品的质量把控。在生产层面,方太施行扁平化的管理,减少管理层级,增加管理幅度;加快信息流速率,提高决策效率;团队自主管理,提升团队能力。要实现扁平化,就要实现授权,现在在方太,实现的是班组授权。
成晔教授在与会员们分享在燃气灶厂房的生产流水线操作情况
提前一天就抵达方太的成晔教授观察到方太之于品质的要求,“以消毒柜的生产线为例,方太产品实行的是全检而非抽检,这样的投入也让人看到了方太对于质量的严格把控,看到了一定要做高端的决心和行动。”
成晔说,“方太厂房里员工从专注、稳定等方面来讲做的比较好,他们的工作状态很好,士气高涨。看员工的工作状态就知道一个企业的生产情况。企业文化才是员工士气的根本。方太是儒家文化和工匠精神结合的极致。”
引入机器人生产线对方太及所属行业而言,是个“奢侈”行为,在成教授看来,一方面这是方太对产品品质的高度重视,同时,成教授认为,方太引入机器人的意义深远。
“在人工成本还低的时候,引进新技术,让员工熟悉这个新技术,在早期把工人培养成机器人编程的人,对企业的战略意义更深远。”
还有一点让成晔教授这个“工科生”看来更感慨,“从工程师角度出发的好产品,都是有数据可测量的指标。但这些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吗?方太以客户的体验和感受来作为真正的质量目标,而非工程师眼里很容易测量但用户不关心的指标打造产品”。
北大bimba商学院谢绚丽教授分享《从战略到价值观:企业长青的密码》
在谢绚丽教授眼里看到的则是方太对商业本质的坚持。“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成本低于价格是商业的本质,而方太一直基于商业的本质在运营。”
谢绚丽说,“我们看到了一直稳扎稳打的方太,没有一下子头脑发热去超脱商业的本质。但其实方太并没有远离互联网精神—— 专注、极致、口碑、快也是方太在追求的。”
在西方管理理论中,企业组织为什么存在?降低交易成本—交易关系的结合;协作产生价值—合作关系的集合。
这中间的问题是:交易关系取代了人的关系,“人性”在哪里? 平衡的手段:中西结合。 如何进行中西结合?第一,重视质量与客户;第二,正式制度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保障和补充;第三,激发员工创造力,产生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