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中华酷联”几乎是中国手机厂商的代名词。如今,在智能手机市场,华为已经高居全球第三、中国第一,并大有赶超三星之势,联想也贵为全球前五,而曾经的王者——中兴只能勉强保住全球前十。
中兴为什么会在智能手机时代衰落至此?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终端CEO曾学忠于2016年1月20日深夜在公司内部发出3000多字的内部邮件,深刻反思中兴手机在这些年的利弊得失,寻求复兴之道。曾学忠的内部信一夜之间已经传遍业内。
“失去三年”沦为二线品牌
曾学忠在内部信中从不同角度详细披露了中兴手机的业绩表现。
数据显示,2015年中兴智能手机实际发货量5600万部,距离2015年年初制定的6000万部目标还有400万部的距离。
在国际市场上,中兴手机2015年在美国共卖出1500万部的智能手机,同比增长超过30%,保持行业第4的地位;在亚太市场的销量达到1100万部,同比增长120%;在欧洲和非洲市场分别同比增长400%、100%,在南美市场也同比增长40%。
国内市场成为中兴表现最差的一块市场。据曾学忠披露2015年中兴手机在国内的发货量只有1500万部,该成绩不仅和华为、联想、小米等相差很远,与国内新兴手机厂商OPPO、魅族等也相距甚远。曾学忠在内部信中坦言,中兴之所以未完成销量目标,问题主要就出在国内市场。
虽然中兴通讯整体上在2015年完成了营收、收款“双千亿”的既定目标,但中兴终端的“老大”曾学忠深深感到“因为我们并没有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而使“我和终端团队管理层压力山大”。
在此背景下,曾学忠在内部信中还披露了2016年中兴智能手机的销售目标——7000万部。
为何不受市场待见?
对于在国内市场上的失利,曾学忠表示:“理由可以找很多,但是,一句话就是,我们做得不够好!所以,要复盘,但是不要解释。”
曾学忠对失利原因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在曾学忠看来,中兴手机最大失误有两点:一是战略失误,没有提前洞察到消费者转换趋势和渠道转换趋势,错过了功能机向智能机转换、升级换机两个风口;固有的运营商管控模式、品牌建设等短板,在供应链、品牌传播上亟待提升。
诚如曾学忠所言,在功能机时代,抓住运营商这个核心要素,成就了“中华酷联”;而在智能手机普及期,性价比、擅长线上营销成就了小米;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换机窗口,在线下渠道有长期沉淀、追求做工“轻奢”的步步高、华为也成功了;而中兴依然在依赖传统运营商渠道,放弃了渠道建设和品牌传播的良好机遇,越来越跟不上市场的步伐。
姜伯静告诉记者,中兴失利的原因,除过度依赖运营商和错过互联网手机等几个风口外,主要还包括:首先是产品性价比不够;其次是产品质量有严重不足,用户体验不够,比如“操作系统不及时更新”已成为消费者吐槽的焦点;最后是宣传不足,尤其煽动性宣传不足,这方面主要体现在中兴手机对自己的专利特长、“剁手兴”的改变性、外在形象等,宣传力度明显不够。
(吴清 中国经营报记者)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