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终于姓郭了。2月25日,夏普董事会决定接受鸿海集团出价7000亿日元(约合62.3亿美元)的重建方案。鸿海出资4889亿日元,以第三方定向增发的形式收购夏普股票,持股比例约为66%。鸿海方面还透露,首先向夏普支付1000亿日元作为保证金,收购股票的4889亿日元和1000亿日元保证金均包含在总额7000亿日元中。
首次提出收购四年之后,鸿海董事长郭台铭终于如愿以偿拿下了夏普,这是日本近年来最大规模的外资收购案,日本产业革新机构(INCJ)在郭董高出一倍的报价面前毫无悬念的被秒成了渣。
夏普股价25日上午涨了6%,下午就跌17%,丝毫不给郭董面子。更糟的是最近一个月日元持续升值,郭董的7000亿报价从1月初的60亿美元变成了62.3亿美元,如果郭董准备好的是美元,已经净亏两个亿。不过对土豪来说区区两亿不值一提,只要买到的是优质资产,还怕不能升值?
除了钱,夏普同意卖身的另一个原因是郭董从一开始的“坚决换人”改口承诺不裁40岁以下员工,不做大规模改组,而INJC则要分拆夏普,把液晶部门和另一家日企合并。不过以郭董的强硬风格,长期亏损的夏普高层迟早要换人,否则怎么能扭亏为盈?
65岁的郭台铭自称“独裁为公”,在经营上向来独断专行,是一天工作16小时的工作狂。为收购夏普,年初他乘坐私人飞机两赴日本,而收购初步意向达成后,2月15日郭台铭要求夏普的人到台湾来签署1000亿日元保证金协议。据日本媒体报道,夏普方面说“磋商就像是要求对方写字据”。
2012年郭台铭差点收购夏普。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2012年8月在位于大阪的堺工厂特别接待室里,身高1米8的郭台铭发飙怒吼:“你们日本人,为什么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决定一件事?我最后再说一遍,接不接受我的要求,最好赶快考虑清楚。”说完便拂袖而去。当时的夏普总裁奥田隆司就像被老师训斥的小学生一样低着头。这次投资最后因为夏普股价急剧下跌而告吹,郭台铭对外说被日本人骗了,夏普居然不敢反驳。
郭台铭的简单粗暴能征服日本人吗?日本企业这几年集体衰落,空有技术却看不到用户,死板的官僚制度早已跟不上时代。夏普需要改变的地方太多了,虽然日本的企业文化是服从至上,但夏普能不能绝对服从郭董还是个问题。
郭台铭一直希望改变鸿海世界代工厂的形象,最近两年里陆续投资太阳能产业,投资日本软银机器人公司,不满足于代工业务的郭台铭很可能持续注资夏普进入显示产业。郭台铭曾对外表示,面板是战略物资,也是攸关鸿海集团转型布局的重要基础。夏普在液晶技术上的专利和人才储备正是郭台铭需要的,拿下夏普之后富士康有可能取代三星成为iPhone最主要的屏幕供应商。
鸿海旗下的富士康是苹果最大的代工厂,郭台铭希望为iPhone提供OLED屏幕,比起其他零部件屏幕的毛利率更高。OLED被公认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目前最大的制造商是LG和三星。鸿海已经在高雄投资880亿新台币建立小尺寸OLED生产线,不过显然拿下夏普更立竿见影。
夏普是液晶教父,仅液晶面板10代线投资就高达48亿美元,此外还拥有4代线、6代线和8代线。夏普的产能在业内排不进前五,但拥有液晶核心专利技术,鸿海在面板上没有技术和人才储备,要进入这一行,买下夏普是最快的捷径。日本政府认为,夏普拥有的核心技术和液晶相关产业链必须留在国内,这也是过去四年来夏普一直对郭台铭说不的原因,但长期亏损的夏普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液晶面板产业是烧钱大坑,如果不能通过大规模投资来加强技术和生产体制,就难以保持竞争力。夏普的10代线曾经是全球最先进的面板生产线,现在京东方的10.5代线取代了它的地位。夏普2014财年(截至2015年3月)亏损2200亿日元,2015财年很可能继续亏损。缺钱的夏普已经被韩国和中国企业连续超越,要活下去急需郭董的救命钱。
鸿海拥有强大的制造和销售能力,与擅长技术但短于市场的夏普互补性极强,不过它面对是客户而不是用户,一多半订单都来自苹果。做代工和经营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是两回事,到目前为止,郭台铭还没宣布要利用夏普进入彩电市场。
即使郭台铭要做电视,夏普品牌的含金量也值得怀疑。夏普同时拥有彩电业务,奇怪的是它的面板并未和整机形成合力,反而双双衰退。夏普已经撤出了在欧洲和北美的彩电业务,在中国市场地位也日益边缘化。反观三星、LG和TCL,面板都加大了整机的竞争力。
对鸿海来说,最大的机会是迅速提升面板业务的销售能力,为夏普的液晶面板,特别是10代线生产的大尺寸液晶面板找到买家。2015年前三季度,65吋以上电视销售增长了31%,虽然现在看来大屏幕电视只占市场的5%,但潜力巨大。随着4K的普及和8K的加速到来,大屏幕电视未来需求将快速增长,郭董在大屏上的投资还会升值。
(黄燕 中国企业家记者)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