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现身访谈节目《鲁豫有约》畅谈自己的当前和过往,面对公众“解释”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人和事。
大嘴、好打脸、评价友商、爱发微博……这些标签摆在你面前时,你多半已经猜到他是谁了。是的,他就是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
近期,老罗现身访谈节目《鲁豫有约》畅谈自己的当前和过往,面对公众“解释”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人和事。
老罗如今忙于锤子科技的发展,他多次谈及创业近4年来的不易,以及很多未曾公开说明的现状。比如他对没有上大学的遗憾,以及做锤子三年半以来,面对批评和讽刺的心路历程。
此外,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著称的罗永浩也坦承自己并不喜欢这句话,他认为自己并不是外界眼中一个恶狠好斗的胖子,骨子里还是有很多柔软细腻的东西。
现在我的创业状态,我觉得是焦虑和创造力混织的。
创造力是偶发现象,焦虑长期都有。因为你要承担很大责任。责任会随着公司变大而加剧,现在我要对700个家庭负责,感觉还是挺吓人的。但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好事,始终保持轻度焦虑的状态,可能对你做事反倒有好处。
乔布斯是我崇拜的人。我做产品时在他身上学到的东西最多。我们性格上很多相似之处。其实苹果做到最好的时候乔布斯也颇为不满。现在锤子即使做到某种程度,我也仍然不满意,所以我从《乔布斯传》电影里看到那些东西,是感同身受的。
我这人特别挑剔,但觉得还挺幸运的。制造业里会把这种性格当作美德,这就是工匠精神。
其实我的偶像挺多的。亚洲文化有个特点,大家到了中年以后就开始假装自己谁也不佩服了,我觉得这个很奇怪。反过来,乔布斯50多岁时,见到鲍勃-迪伦还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非常正常。我第一次看到崔健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我小的时候,班里半数以上的男生还都挺雄心壮志的,打小就因为这个被人嘲笑,我做这个公司的时候也是。有一天我说想做手机,也都是铺天盖地的嘲笑声。
转型的过程里,一般是嘲笑比较多,转型完了就没事了。
我觉得我算天才型的人,虽然我的成就还不够。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孩子都有雄心壮志,坚信自己能做一些事情,但后来遭受挫折,便放弃了。
锤子科技设计部门有一个小伙子,他一个月挣好几万,最后花得一分都不剩。他经常买一些没必要的东西,最后还要借钱生活。其实我年轻时也这样,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他从小就有一个很重的幻觉,觉得自己一定要赚大钱。如果你坚信这个,那么你一定不会理财。我听完后特别高兴,其实我20多岁时就这样想,所以15年前,在新东方大概年薪60万,但我每个月都是月光族。甚至在刚认识我老婆时,她怀疑我骗她,后来我说这是真的。
我的钱主要花在三方面,一是买书和光盘,二是和朋友吃饭,三是给父母。
坦率讲,那时候我没有考虑靠什么挣钱,只是觉得我一定能做成大事,而且也不会为钱发愁,如果有一天我为什么事发愁,一定是为了比解决经济问题要严重得多的事情。你要在享受那些满足感的同时再往前继续走,小富即安不适合现在这个时代,现在一切都在加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觉得活得很安逸,其实危险已经来临。
这个世界最大的不公平其实是智力上的不公平,但由于某种原因,现在的人还没有从价值观上普遍认识到,因此歧视智力低下的人是不对的。当然还有性格上的原因。比如顶级运动员之间比的不是能力,而是心理素质。我小时候其实想过当作家,但这事儿我是有挫败感的,固然有我不是足够勤奋努力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看别人作品时会有两个感觉,一种是写的真好,还有一种是神作。你就会觉得,你再怎么勤奋努力,一辈子也到不了这个境界。
其实我吹了好多牛,别人只看到我嚣张的一面,其实我还有特别谦虚的一面。很多领域里我都是看到了我怎么努力、怎么勤奋都做不到的那些东西,然后就放弃了。我觉得,在不严重依赖天分的领域里,基本上我做什么都能成。做企业要发展壮大,肯定不是严重依赖天分的事情,多数能力都是可以后天习得的。
我高中决定退学,自由读书。当年我指出老师错误的时候,喜欢直接一些,做企业也是。直到今天,情感上还是不太接受,为什么我不能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说三道四。没上大学对我来说是非常遗憾的。特别是我到了美国硅谷时,当地朋友领着我们去斯坦福校园参观,那时我非常难过,觉得我这辈子为什么中间没有4年能在这样的地方正经学点东西,认识一批非常聪明和优秀的同学。
如果我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有一天能到那样的学校去上学,这是不可想象的。那时留学对我们来说是很天方夜谭的事情。国内的高校,清华北大不具有这样的吸引力,当年的清华那么荒凉,进学校后,我看哪都破破烂烂的,只有图书馆让我激动了一会儿。
对于我们这种小城镇来的孩子来说,一个大学,一定要在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我们才觉得它是个好大学。我离开学校后,在家里混了几年,做了几个小生意,然后离开家乡,去过长春,去过北京,去过天津,去过大连。每去一个大城市回来后,都觉得家乡特别无趣,特别没有意思。
单从职业上来讲,(做锤子)是我最幸福的三年半。我做这个行业是有很强的使命感和理想的,所以做得非常高兴。我去教书的时候,从来没想过一辈子要在这教书,但我做科技行业、数码产品,我是希望一辈子都做这个事情的。
这是我职位起步时候的一个差异。会不会真的一辈子就做这个呢,其实我也不敢说,但我感觉我会。虽然我敬佩崇拜工匠精神,我也不认为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天然正确的选择。
2012年5月,我创办锤子科技,第二年获得A轮融资,接下来做了手机。我做手机前,在硬件行业里是个笑柄。但我们做出手机后,他们都吓了一跳。这是我们自己的第一个产品,虽有些硬伤,但整体上是领先的,特别是在工程方面。
这时候,我应该借机跟手机圈的人交朋友,但因为我心理恐惧,就没有去做,后来很多资源没能解决,就是因为认识的人不够。这个事我拖了很久才去做。一开始做,就打开了很多局面。因为这件事,我反省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个圈子里很多高管或比较资深的那些人,都很愿意跟我们交往和合作。而且我们马上入职的一些高管也都是这个圈子里比较牛的人。
起步时我发现,我一说什么,就有很多媒体报道。他们没什么内容可做,发现一个相声演员突然要做手机,并且还挺张狂,他们觉得这个事有娱乐性、有观赏性。
他们可能没有什么善意,但也说不上有多大恶意。经常转一些我的言论,然后当成是奇谈怪论。后来我发现这对我很有好处,他们眼中的奇谈怪论,是我非常真诚的想法。有时候我说了一两个,发现效果很好,就会鼓励我不停地说。
但后来,我没想到锤子科技遭到很多人骂。其实难受倒没有,但特别吃惊。坦率地讲,是我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如果我像某些科技公司一样,做了非常缺德的事去赚钱,我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准备。可我做数码产品这件事,我不觉得我伤害了任何人或者怎么样,作为新入行的人,只是说了一些张狂的话,结果却惹来了讽刺,甚至恶意造谣。
一些人对我的反感和憎恶、讽刺和挖苦,我都能接受,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还会成心黑我。
后来我就不说了,微博微信都很少说话。起初我在微博上,一天能发十几二十条,我的动机是工作,如果没有工作方面的需求,我其实很少会打开它,相应地生气也就比较少。当我下决心进入哪个领域时,我会把领域里绝大多数人想象成笨蛋。但实际上我站住脚再回头看的话,那个领域里的绝大多数人事实上真的都是笨蛋,我瞧得上的,一定不会超过5%,也许更低。现在,黑我的人明显少了,在公关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我跟唐岩吃饭,然后我说我找了一个专业的公关团队,要用六个月时间消除绝大多数的负面影响。听后唐岩就特别不屑地笑,他说还六个月?你拿自己当什么了,只要你不得瑟,两个月就能消掉90%,甚至你没有公关团队都行。当然他说有公关团队是对的,我还半信半疑,结果真的如他所讲。
这次出差的时候我去看艾隆·马斯克的传记,以前也看过关于他的很多报道,比较熟悉他,但整本的传记是第一次看。有一天他想做火箭,大家都觉得他疯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一个改变时代面貌的人出现时,大家都觉得这个人是神经病,都觉得他是个疯子。
但当最终改变世界的往往就是这些人的时候,你就应该重新看待这个事情了。
但是很多人还是这样,一出现这种人,就认为他是精神病。艾隆·马斯克打算做火箭的时候,已经是个亿万富翁了。这说明,他已经有很强的能力和资源,去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但他要做火箭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他有精神病。这个事是特别让我感到奇怪的。
如果我能改变世界,当然好。“赚钱”可能是你非常穷的时候的一个想法,后来还能支撑你做下去的,一定是比较形而上的东西。
老罗语录里我自己喜欢的挺多的。书商给我出书的时候,整理了好多我的所谓语录,我自己看的时候还挺高兴,也很感动。
最喜欢的我不记得了,但最讨厌的就是“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我不觉得它比我说的其他话更好,但这句格外流行。当别人说这句话时,我就会尴尬,因为别人拿这句话当成是你的成就。因为尴尬,让我对这句话产生了很大的反感,但并不是说我从价值观上反感它。
婚姻方面我很幸运,我跟我老婆现在也有十多年了吧,一直非常好。我觉得我没有做什么额外的努力,就是运气好,单纯的运气好。
她有一天跟我抱怨公司的事,我就说别上班了,在家做家庭主妇,她特别高兴。她说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家庭主妇,我说那太好了。
一个男人不管有多糟糕,他只要是个怕老婆的人,这人就坏不到哪去。这说明他至少有在意的人,有顾忌的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