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系化妆品巨头们正遭遇瓶颈期,不仅是雅诗兰黛,其竞争对手欧莱雅集团最新财季增速也放缓。相比而言,日韩化妆品公司在收入增长以及利润上则表现更为出色。
与宝洁一样,来自美国的化妆品巨头雅诗兰黛集团也在承受业绩增幅的压力。据日前雅诗兰黛集团发布的2016财年三季度财报显示,雅诗兰黛集团净销售实现2.9%的增长,从去年同期的25.805亿美元增至26.565亿美元,实现净利2.656亿美元,同比下降2.4%,固定汇率计增速达6%。
为达到未来5年每年节省2亿~3亿美元税前成本为研发、供应链和电子商务提供更多资源,雅诗兰黛集团将从四季度开始在全球市场裁减900~1200个职位,最多占员工总数约2.5%。
“雅诗兰黛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环境低迷和行业竞争加速。就中国市场而言,日韩、本土品牌的兴起和电商渠道的冲击对外资日化品牌是不小的冲击。”多位日化行业人士对记者分析称,在国内日化品牌不断崛起的同时,雅诗兰黛也没有及时跟上市场变化的节奏。
截至3月31日的2016年三季度,实现净利2.656亿美元,同比下降2.4%。针对于此,雅诗兰黛方面表示,销售利好是得益于最大收入来源化妆品部门的强势抵销了护肤品部门的疲软。从雅诗兰黛发布的年报发现,受到护肤品销售疲软以及美元汇率上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雅诗兰黛的业绩在近几年增速明显放缓。
《中国经营报》记者翻阅雅诗兰黛财报发现,雅诗兰黛集团在2010~2014年分别收获了12.9%、10%、5%和7.8%的销售额增幅。而截至去年6月30日的2015财年,雅诗兰黛集团出现16年来的罕见负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降。2015财年共实现销售107.8亿美元,同比下滑1.7%,净利润10.89亿美元,同比减少9.6%。2015财年,中国市场占到雅诗兰黛集团全球销售额的6%。作为雅诗兰黛集团旗下的主打品牌——雅诗兰黛和倩碧仍处于低迷态势,这两个品牌在整个集团中的销售占比超过八成。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李加楠表示,旗下的雅诗兰黛和倩碧品牌增长乏力一方面是同业竞争引起的,一些更具有活力的新品牌崛起,对雅诗兰黛市场份额产生挤压。另一方面是雅诗兰黛创新能力不足,没有跟上消费结构转变、主流消费人群更替的步伐。
欧美系化妆品巨头们正遭遇瓶颈期,不仅是雅诗兰黛,其竞争对手欧莱雅集团最新财季增速也放缓。截至2015年12月31日,欧莱雅集团在整个2015财年收入252.574亿欧元,增幅达到12.1%。而其2015年在华全年销售总额达149.6亿元,同比增长4.6%,低于前年的7.7%,增速再次放缓。
相比而言,日韩化妆品公司在收入增长以及利润上则表现更为出色。日韩系护肤品更适合亚洲人的肤质,且通过明星代言、更新包装等方式给人时尚清新的印象。“小棕瓶作为雅诗兰黛最有代表性的产品,之前强调的抗衰老诉求过于单一,雅诗兰黛的部分产品不太符合80、90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日化专家张兵武表示。
“对于年轻消费族群而言,很容易接受新品,海淘、代购等方式,使欧美品牌承压不小,雅诗兰黛需要提高创新以及营销能力来赢得新一代消费者的青睐。”日化专家陈海超认为。
去年开始,雅诗兰黛也在扩充自己的品牌线,迎合更为广泛的消费群体,对高端美容、香水品牌、韩妆展开收购和入股举措。在更早一些的2014年,雅诗兰黛就进行架构调整重组旗下香水业务,还专门成立了男士护肤部门。调整的潜在原因还是在于雅诗兰黛集团的销售增幅不太理想。
“随着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雅诗兰黛在中国遭遇较大竞争压力,部分本土品牌向高端市场进军,争夺雅诗兰黛市场份额。”张兵武表示。雅诗兰黛公司日前宣布实施裁员重组,将实施一项全新的重组计划“Leading Beauty Forward”,目标是削减成本,提高研发、供应链和电商业务能力,以投入到那些增长更快的领域。该计划为期3年,预计重组将产生6亿至7亿美元的税前开支。
裁员是雅诗兰黛针对业绩放缓的应对措施,希望通过裁员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来度过低谷期,而裁员节约下来的成本可以投入研发领域或是渠道建设,来增强企业竞争力。雅诗兰黛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高层换血以及重组,遏制业绩颓势,同样在改革的还有其“老乡”宝洁,但宝洁在瘦身等一系列举措后仍未走出业绩下滑的泥淖,雅诗兰黛是否会步其后尘仍待检验。针对业绩等相关问题,记者给雅诗兰黛方面发去采访函,截止到发稿前未回应。
(黄荣 中国经营报记者)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