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企业再现巨额存款离奇失踪案。继酒鬼酒、泸州老窖存款丢失后,近期洋河又曝1.2亿多元存款丢失,而洋河股份还并未及时公告消息。
洋河股份2014年年报称,控股子公司苏酒集团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酒贸易”)在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解放路支行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开封豪德支行储蓄存款合计1.3亿元,而截至2014年4月8日,储蓄账户余额仅为3.37万元。苏酒贸易在中国工商银行开封豪德支行储蓄存款3000万元,截至2014年6月30日,储蓄账户余额仅为669.4万元。涉及侵权责任纠纷事项,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进行相关案件侦查和资产保全措施,苏酒贸易已分别启动民事诉讼程序向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追偿损失。
巨款丢失为何不公告?
在2014年1月,酒鬼酒就曾公告称,其子公司在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分行某支行开户的活期结算账户内,约1亿元存款被盗,除最终追回的3699万元外,其余资金至今下落不明。
泸州老窖在2014年10月也发布公告称,其在中国农业银行长沙某支行的一笔1.5亿元存款流向不明。2015年1月,泸州老窖公告称,其在中国工商银行南阳某支行等两处存款共3.5亿元失踪。
有媒体报道称,洋河股份应该较早获悉了逾亿元存款不翼而飞的信息,最迟获悉时间肯定在2015年2月12日之前,其隐匿巨额存款丢失信息的行为涉嫌信披违规。对于外界的质疑,洋河董秘丛学年回应称两起存款纠纷还达不到公告标准,在年报中披露就可以。
白酒专家肖竹青表示,“存款卖酒”是行业内是公开的秘密,洋河是这一模式的开创者之一,也曾经是酒业学习的标杆。这种模式大行其道的原因,一方面,上市公司酒企业绩增长压力巨大,但是现金流和存款多;另一方面,银行遭遇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冲击,存款搬家严重,揽储困难,因此以帮助代理商卖酒为前提由代理商介绍到酒厂异地揽储。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经常在去银行办理融资贷款时候因为手续不全或指标不符合而被银行介绍到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融资,被迫接受要贷款先买酒的胁迫条件。于是三方各取所需。有些银行为揽储,还变相支付酒厂财务顾问费或公关费,所以酒厂管理层就有动力舍近求远跨区异地存款。
“最终为何存款不见了,可能是暗箱操作的额外条款不能兑现,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肖竹青表示,有一种可能性是揽储的资金掮客(很多是酒厂代理商)与酒厂财务或管理层勾结,把酒厂的异地存款默许定向放款给能卖酒的小贷公司或其他从银行贷不到款的次级贷款人,如果按时回款则皆大欢喜,如果不能按时还款,银行就把钱扣了。
此外,银行从酒厂异地高息揽储,或答应酒厂的卖酒目标需要转嫁给小贷公司或担保公司来实现,但是当前小贷公司连环交叉担保出事或贷款人跑路都会影响到期贷款的安全。肖竹青表示,“存款不见了,又不及时公告,其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企业问题集中爆发
在业界看来,“存款卖酒”模式的出现,是白酒产业由巅峰走向衰落、由强势走向式微的典型象征。而相关酒企存款丢失事件的频发,亦可视为白酒行业转型困局中的必经之坎。这从白酒企业2014年年报也表明业绩下滑与经营压力可谓触目惊心。
一直以来,洋河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在白酒板块中,茅台、五粮液是靠品牌驱动,而洋河则是市场反应速度很快,包括海之蓝、梦之蓝等切中了市场需求。但目前整个白酒行业都处于产能过剩的时期,洋河也不例外。
肖竹青认为,之前的黄金10年白酒企业卖酒主要依靠渠道,当禁止“三公消费”,公款买单不复存在后也造成渠道的恐慌,渠道库存压力加大,现在等于问题集中爆发。对于走团购营销模式的洋河来说,如今也在力推营销转型,以渠道驱动转变为自营消费,回归到消费者模式,探索像卖快消品一样卖酒,做终端的展示、推广等。这与之前洋河把酒卖给渠道经销商就完事不一样,需要重新布局商超、酒店等渠道。
存款丢失并不能完全否定洋河,但以前洋河的完美形象一去不复返了。之前洋河粗犷的卖酒模式已经跟不上行业发展,像团购一样的贿赂营销模式也已经翻篇儿了,而走精细化经营道路对于洋河来说存在巨大的挑战。
(黄荣)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