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考虑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
——京瓷公司创始人稻盛和夫
解读: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诗也适用于公司管理。稻盛和夫认为,我一直在考虑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让大家工作得充实而有意义。我想只要回到创业之初的状态就行了,把大家都变成经营者。把整个公司按照工序、产品类别细分为若干个小组,下放权力,让它们像一个个小公司一样经营,并采取独立核算的方式来管理。
“想好了创业的底线,创业就不是问题。”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
解读:创业还是不创业,就业还是创业,我们打工还是做自己的主人?有一个“80岁思维”,就是你做什么事想想80岁以后。现在创业最烂的结果就是回去打工。所以当一个人犹豫不决,担惊受怕,其实他怕的是成功,怕的是挑战,怕你的才华吓到自己。想好了创业的底线,创业就不是问题。
“现在是创业的最佳时代。”
——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
解读: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当下创业大潮的最恰当比喻。姚劲波认为,现在是创业的最佳时代,基于几点:方向充分多,融资充分容易,退出渠道足够多,创业享受来自于媒体、社会的高度关注,创业时间的加速。所以大家赶上了最好的时代。
“巴菲特为什么是巴菲特,因为他有两种能力,一是对价值评估的能力,一是经营和管理的能力。”
——好望角咨询公司CEO詹惠敏
解读:价值投资怎么做?詹惠敏认为第一个学问是估值。巴菲特为什么是巴菲特,因为他有两种能力,一是对价值评估的能力,一是经营和管理的能力。比如他投保险公司,从P/E的角度看简直是在开玩笑,但从现金流的角度看是很好的投资。中国人为什么对价值投资不感冒?她认为,中国的文化或者思维模式,对不合规现象的包容度比西方高太多,缺少批判性思维,犯错成本太低,长期投资就失去了意义。
(老昙)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