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认知深度,决定了你的未来

CBC2018年期刊VOL9 2018-03-07 3317 0
认知深度决定你未来的样子。

你的认知深度,决定了你的未来


两年前还在老家的Maggie打电话抱怨,工资太低了,一年到头都存不了多少钱。

 

来北京一年后,她欢呼雀跃的跟我说,她的年收入翻了整整10倍!10倍耶!而和她同时来北京的同伴,到现在还在不停的换工作找工作的抱怨中。

 

我问她,“你们的差别在哪儿呢?”


她认真思考了一下,说:“差别应该就在认知深度上吧。”

 

在获取信息渠道不畅通的年代,谁能快速获取第一手信息就具备一定的认知优势;


而现在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很多,除了要在速度上取胜外,更重要的则是在认知深度上占优势。


认知深度与你所处的环境不是绝对相关


Maggie说,如果自己还在老家,就不会见识到那么多有创意的营销案例,也不会结识那么多有影响力的人物,自己的进步可能也没有那么快。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尽然。

 

我认识的一位前辈,他就属于那种“在三四线供养肉身,在一二线寄居灵魂”的人,工作之余喜欢写作,把自己对专业的思考发表在网上。


因为具有一定的深度,吸引了一大批读者和他探讨,里面不乏一些行业专家的点评。

 

后来他经常被邀请来北京参加聚会,发表演说。在业内小有名气的他,年前还出版了一本书,受到很多读者的喜欢。

 

其实Maggie在来京前就对广告行业感兴趣,通过网络知道了很多新的广告传播理念,这也是她能快速融入北京快节奏生活工作的原因。

 

但来到北京,面对的是更多的未知,她以“绿灯思维”接纳这些新鲜事物,并试着分析背后的共性,学习的过程可能有点磨人,但一年坚持下来她也超过了身边50%的人。

 

而和她一块来的同伴两年里已经换个三四份工作了,每份工作都是刚入了行,不是觉得没什么前途,就是感觉提升太难了,看起来也很勤奋,但两年下来,两人的差距就拉开了。


她总觉得自己的运气不好,遇不到Maggie那样的公司。

 

很多大学同学毕业后都回了老家,过几年再联系的时候,听到的大部分都是“有份稳定的工作就不错了,一个小地方去哪儿接触那些新鲜的事物呢?再说也不适合这里”的论调。


然后你会发现,在生活的其它方面,他们也总习惯于拿身边的环境当自己不作为的借口。

 

这背后其实是个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叫“基本归因偏差”,将自己的不成功更容易归结为外部环境问题,而如果自己成功了,就跟环境没多大关系了,反而是自己辛苦所得。

 

时间长了就形成一种“习惯性防卫”,每当感觉自己的自尊可能会受到挑战时,第一反应不会考虑对方说的对不对,而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防卫。


很多人是不自知的,陷在一个怪圈中,不知改变无法提升。

 

即使同在一个环境中,如果陷在“习惯性防卫”的陷阱里,又没有正确的提升认知深度的学习方法,你看起来的勤奋都是有苦劳没功劳的。


刚开始也许还能获得不错的收益,但时间跨度拉长,即使你汗流浃背也赶不上那些在认知深度上有优势的人。

 

认知深度并不全由你所处的环境决定,先让“绿灯思维”植入脑中,为自己创造改变和提升的机会吧。


掌握临界知识,提高认知效率


其实很多人对信息和知识的界定是模糊的,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很容易,铺天盖地的,很多有价值的知识也混在其中,可能一不留神就被你错过了。

 

所以在你心里应该有个区分,一些新闻资讯我们看过之后知道有那么回事就行了,这些只是信息。


而那些我们看完后思考、做笔记,并能运用在其它方面的才叫知识,这些知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那些觉得自己知道很多东西的人,可能只是读了很多信息,认知自然跟不上去。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都是同龄人,差距怎么就那么大的现象。


更让人恼羞成怒的是,比你年纪小的人都比你赚得多,还是你领导。

 

但也有那种“我思考了呀,但勤勤恳恳几年过去仍然没有变化”的现象,那多半是勤奋用错了方向。

 

说的不好听点,就像实验室里的白鼠一样,在一个垂直地面的圆环中不停的奔跑,想要获得在圆环顶部的食物,但你的脚步和圆环的旋转同步,不管怎么努力就是够不着!

 

原来很多经验前人都总结过,后人在这些经典理论上加以引申,只是换了一身衣服重新出现在你面前而已,这样的知识都是平行量级层面的。

 

如果不加深度思考,只停留在表面上,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像玩打地鼠的游戏一样,问题层出不穷,用同样的方法一锤一锤下去,顾不暇接,还把自己累得够呛。

 

如果把不同的人生阶段,比喻成一局一局的打地鼠游戏,直接拔电源插座的人很快解决问题,进入人生下一阶段,而那些还用砸锤解决问题的人注定走的又累又慢。

 

那些直接把插座拔掉的人,就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即“临界知识”,就算这些问题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眼前,他们都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很快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相比那些只在平行量级上徘徊的人,便大大提高了认知效率。

 

也许你觉得这个比喻太过简单,但就是有些人或沉迷于游戏的快感,或忙于解决相同的简单问题,而没有给自己深度思考的时间。


掌握临界知识的方法


其实很多平行量级的知识也是作者的思考过程,在我们未找到临界知识前,也能提供一定的思考深度。

 

但有些则不是,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作者批判别人只是总结成功人士的共性,并没有给出解答方案。


而他下文给出的方法,第一点就是记录成功人士的优点,自相矛盾。

 

这也提醒我们找到临界知识的重要性,想要避开一些平行量级的伪装知识,首先就要找到知识的原始出处,多读经典。

 

当你遇到重要的知识或原理时,想办法找出它们的原始出处,你会发现往往能追根溯源到我们经常提到的经典。

 

其次是在读经典的时候,尝试用更加基本的话语进行描述。

 

就像李叫兽的“自嗨型文案”,小马宋老师的“镶着金边的狗屎”,你也可以和自己的生活工作联系起来,进行不同的解释,这是个内化吸收的过程,帮助你更好的掌握临界知识。

 

然后,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工作案例化。

 

遇到不同的问题或选择,利用“黄金圈法则”进行思考,你这么做或这么选择的目的是什么,即最里圈的why。


确定你的目标后,再想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即第二层圈的how。当你执行时,就是最外圈的what。

 

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思考,大量的刻意练习,你将更好地掌握临界知识。反过来想也一样,当你看到一个现象what时,你要进一步思考这是怎么发生的呢(how),那又为什么会发生呢(why),让自己一步一步接近本真。

 

掌握与运用临界思维,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复利效应


“复利”被爱因斯坦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我们通常从一个故事中来理解复利。

 

在棋盘的第一格放1粒麦子,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以后每一格都比前一格加一倍。最后第64格总数竟然达到了1844亿亿,即使将全国的麦粒拿过来都不够。

 

这就是复利效应的可怕之处,而巴菲特却利用这个效应让自己获得了指数型增长的收益。

 

一般人投资的时候只看重短期利益,看到收益下降就赶紧卖出。


而巴菲特深知复利的效果,在投资前多方考证,选定后便长期投资,即使当前并不赚钱也不轻易改变,一旦达到某一点,便坐收复利的翻倍收益。

 

其实文章开头提到的Maggie,每月工资并没有涨多少,但她把每个月增加的收益拿去买些基金,刚开始根本没多少收益,但一年下来,她竟然发现年收入是去年的10倍!


认知深度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如此,如果你不断刻意练习自己用临界知识思考学习,也许刚开始进步很慢,但当你达到某个临界点,你的成长和收益也将是复利的指数型增长。而那些一直在平行量级上徘徊的人,一直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无法提高。


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认知层次也不断加深,认知深度决定了你的人生层次,未来5年后你的认知深度处在什么层次,你就是什么样。

 

也许你现在应该去找一下“复利”的原始出处,了解这是个怎样的过程,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原理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相信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文章来源:富书公众号)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缩小认知差距,突围人生困局

    下一篇:量子计算会“带来革命性改变”吗?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