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茜
制图:焦震楠
ID:BMR2004
近日,北京城连续两日飘雪,是今冬城区积雪最多的一次。银装素裹在疫情带来的萧杀之下,更加剧了城市的冷寂。商场、沿街店铺依旧关门闭店,这种冷清也是餐饮业的真实写照,不过,一些餐企也在积极“自救”。
受疫情直接冲击,各类餐饮企业如何应对危机,减少损失,度过难关被热切关注。
损失或大于非典
根据资料显示,2003年非典疫情,北京作为高发区,餐饮行业自4月底开始出现一波“关店潮”,停业率高达70%。北京4月各餐饮企业营业额比同期下降近50%,广州下降将近1/3。直到6月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随着成品半成品的外卖和送餐开展,疫区实现“双解除”之后,餐饮市场才开始回升。
据光大证券统计,非典对餐饮行业造成的损失达210亿元,占2003年GDP名义的0.15%。
与非典相比,正值春节餐饮旅游销售旺季,在众多行业中逆市上升的餐饮,在2020年第一季度遇上大考。
2019年全国餐饮收入为46721亿元,同比增速9.4%,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餐饮消费是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据统计,2019年餐饮收入1-2月收入增速达到9.7%,高于全年9.4%的增速。可见,春节假期对很多餐企非常重要。
“宇宙卷饼”创始人、北京赢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刘晴分析认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对餐饮行业带来的影响将超越非典。
近日,她在馒头商学院的直播分享课上指出,与2003年出口拉动增长相比,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7.8%。相比非典,新疫情成倍的严重影响,必定让餐饮损失大于2003年。
如果按照2003年,餐饮行业损失210亿元占比全年餐饮收入(约6000亿元)约3.43%计算,2020年的损失将达到1711亿元(2019年全年餐饮收入4.6亿元,近年增速8%-9%,预计2020年收入将近5万亿)。
这种损失,对于无法正常开业的餐企来说感触最真切。
2月1日,《西贝贾国龙:疫情致2万多员工待业 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3月》的文章刷屏,文中西贝莜面村创始人称,春节将损失7-8亿元营业收入。
有人认为此时“哭穷”是在为西贝做最好的广告,不过这也直接反映了疫情对餐企的打击,特别是对现金流的压力。
西贝、海底捞等“自救”指南
面对困境,一方面要对外发声疾呼,一方面还要积极应对,不能坐以待毙。
其实,西贝莜面村在1月26日就已经陆续恢复各城市的外卖服务,并在微信公众号和员工个人朋友圈展示外送服务的全面防疫措施,比如员工、骑手测温,消毒等图片。
同时,西贝也在电商平台上售卖新鲜蔬菜、自有预包装食材、食品等,比如空心挂面、羊蝎子等。
除此以外,餐企和生鲜电商在此时也牵手,资源共享,人力互助。2月5日,西贝和眉州东坡携手每日优鲜,以按件计费的方式,将毛菜加工成标品净菜。餐企主要提供仓库和人力资源。
在餐饮从业者老范看来,提供人力加工净菜对于大范围亏损来说可能无济于事,“只能说你让员工不闲着,这等于也是一种营销。”老范对《商学院》记者说。
外卖、加工净菜虽然能部分止损,但是店面无法正常营业,大规模员工还未返工,也无法返工。
西贝莜面村北京大悦城店的员工张一岚(化名)对《商学院》记者表示,“有部分伙伴在岗,多数还在宿舍或是家乡。”
能挽回多少还需要尽量挽回。张一岚近日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贾国龙叫了自家外卖的截图。这是老板在给员工、顾客信心,或许还是一种“远程监督”。
能否在疫情特殊时期重点发展外卖,还需要根据餐饮形态而定。相比快餐、普通中餐,火锅在这时遇到的困难更大。
作为火锅行业老大,海底捞的经营情况备受关注。
自1月26日(初二),海底捞正式关闭大陆地区所有门店,2月2日由再次宣布延期停业,至今已经停业多日。与此同时,海底捞外送服务也延长了停业时间。根据海底捞2019年上半年报数据,海底捞在中国境内的550家店。
早在2003年非典时,海底捞(6862.HK)就曾开创出外卖火锅来应对疫情冲击。不过,短期内门店无法营业,外卖也无法先行。从1月17日至2月6日,海底捞股价下跌约10%。
2月4日,中信建投分析,受疫情影响,若海底捞关店15天(元宵节后恢复营业),且年末门店数量达1000家(公司本身资金相对较充裕,故拓展速度受影响较小,预计2020年新开门店接近250家),客单价不变,根据测算,2020年总营收约352.46亿元,归母净利润30.16亿元。与疫情前预估收益相比,2020年,海底捞营收损失约50.4亿元,归母净利润损失约5.8亿元。如果停业时间进一步延长,损失程度还将进一步加大。
除了营收减少,停业主要损失还包括,停业期间成本、员工基本工资,且运营后恢复期,门店运营成本等占比提升,以及翻台率预计下半年才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就如何应对疫情、相关损失,以及员工保障等问题,《商学院》记者联系了海底捞品牌公关。对方表示,公司于1月23日成立防控小组,搭建第三方专家顾问团队优化防控,陆续在微博、官网、APP发布工作简报。
关于损失情况,对方并为回复。“目前重心以应对疫情为主,会持续关注疫情发展,也会坚持做好消毒、防控等各项工作,照顾好员工的健康安全。”
关于员工保障,她表示,员工薪酬会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人事薪资的政策要求、规定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合法合规地执行。
据了解,1月26日,总部海底捞集团还成立了防控疫情总指挥部,从组织搭建、门店员工安置与防疫、紧急上报机制、物资供应分配等方面,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停业期间员工在宿舍的吃住及心理建设。
不仅是门店直接受影响,海底捞的多条业务线也无法全力开展。
《商学院》记者联系了海底捞集团旗下负责冷链物流、食品加工、底料、蔬菜种植等业务的蜀海供应链相关负责人宫力(化名),对方表示,现在主要面向一些零售渠道,餐饮渠道基本上都停了,因为餐饮店现在开业的很少。
1月30日,海底捞在简报中也写到,“目前蜀海供应链公司生产能力有限,仅能保障海底捞门店员工餐食,以及为7-11、7Fresh、盒马等超市提供少量产品,但我们也期望蜀海能在2月5日恢复大部分产能。”
虽然,火锅外卖没有开启,但是,海底捞的预包装食品线上销售依然继续。据京东平台数据显示,受疫情的影响,海底捞线上商城销售额从1月20日开始上涨,春节期间成交额比上月同期增长超过2倍。
2月6日,京东邀请餐饮企业加入“餐饮零售发展联盟”,推动餐饮品牌开拓半成品速食生产,海底捞、西贝等加入。目前在京东生鲜可以买到“捞派”的滑牛肉、虾滑等。
发展线上,积极止损
一些经历过“非典”的大型连锁快餐巨头表现得相对镇定,如麦当劳、KFC,在疫情期间大部分们的坚持营业,开展“无接触配送”“无接触取餐”服务。麦当劳只是在1月31日后关闭了湖北地区、部分景区和交通枢纽餐厅。
开业的麦当劳餐厅,保证全员测温、佩戴口罩、餐厅消毒、加强洗手、餐箱消毒管理等。针对外卖,麦当劳附上了一张“麦乐送放心卡”,标明了厨房生产人员、备膳员、外送员的体温。西贝莜面村也有这样一张“西贝外卖安心卡”。同时,店内配备消毒水,保证送餐前后外送员及时洗手消毒等。
从美团外卖看,除了麦当劳、KFC、西贝等,还有很多连锁餐饮品牌已经营业,比如嘉禾一品、宏状元、西少爷、田老师红烧肉。
刘晴表示,线上销售应成为目前最重要的餐厅收入。比如2月2日,成都共有24个品牌的388个餐饮门店开启在线配送。其中,小龙坎10天卖出超过1500单外卖火锅。
同时,要在线上为顾客展示为保障餐食安全,企业所做的各方面努力比如消毒流程等,在外包装上也要做到位,比如密封、安心卡等。
她建议,单体餐厅要密切注意店面周围住户等返程情况,如果返程情况已经比较明显,可以部署做单人SKU。
但是是否继续开业,还需要根据餐厅情况而定。刘晴表示,如果单体店面大幅盈利,应保留核心人员,保留店面。如果盈亏平衡,应回顾以往数据,核算未来3~6个月是否餐厅主要收入月,再决定。比如对于冰激淋业态来说,可能就需要“壮士扼腕”。为了开源节流,也可以到社区门口开卖一些积压原材料。
小餐厅老板的焦虑和观望
相比大型餐企更强抗风险能力,更多减少损失的努力,更好挽回消费者信心的做法,对于小微餐企来说,还大都处于观望和等待状态。
就如在北京开餐馆有11年的老范来说,何时开业犯了难。餐厅在年三十放假后,员工都已经返乡过年。本来打算初七开业,没想到疫情管控,餐厅所在的商业写字楼空荡荡。“即使想开业,也没人来吃饭。”老范对《商学院》记者说到。
虽然北京市政府通知2月10日一般企业就可正常复工,但是老范餐厅的员工大都来自外地,比如河南、湖南、四川等。现在要求他们回来,他也担心员工安全。
他颇感庆幸的是,年前把手上另外一家餐馆盘了出去。“每个月不算员工工资,光房租就得十万,扛不住。”老范感叹。
如果2月底疫情能控制住,即使餐厅能正常开业,他预计生意都不会好。“现在单位里吃饭,弄得都像高考考场。”老范说,“大家都不敢扎堆吃饭,可能有些餐厅饭不好吃,但人少,他反而会去。”
“要等全部控制完,我觉得最少得半年时间。”老范内心估摸。面对可以预见的损失,他也在想有必要跟房东谈房租减免的事。不过,他觉得现在开业时间还没定,就去找房东“哭穷”,并不妥当。毕竟疫情冲击是整体性的。
刘晴表示,从非典经验和法律层面看,疫情属于不可抗力,如果和房东沟通减免房租无果,最终大部分法院都支持减免。不过,她提醒,跟房东沟通核心还是共赢,不能只看一时利益。
虽然餐厅规模不大,但是一直稳扎稳打干了十多年。老范对餐饮行业现金流重要性有深刻认识。对于小微餐馆来说,他认为,只要现金流能保证支付一年房租,就能撑下去。
这是老范的判断。关于延迟复工期间的员工工资,他表示,春节假期的工资会正常支付,延期开业阶段会看情况,“全部给肯定也有点受不了。”
由于老范的快餐厅主要供应写字楼里的上班族,并倚重外卖。全力做外卖是否能弥补损失,他并没有太大信心。随着深圳外卖小哥确诊为新型肺炎,潜伏期内一直送餐的消息爆出,他心里打鼓,要想保证外卖每个环节安全,让消费者放心,对于他这样的小店来说有难度,成本也比较大。
积极应对,赢回信心
先后供职于KFC、小肥羊、雕爷牛腩等知名餐饮品牌的资深餐饮行业从业者穆剑向《商学院》记者,目前肺炎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影响要比非典严重。当时他仍在KFC工作。
据穆剑介绍,“非典”疫情结束后两个月,KFC的营业额开始暴增。“我们应对得当,坚持开业,消费者对这个很有信心。那时候几乎没有外卖,人们在家憋坏了,总得出来吃饭。”
据他判断,这次最受伤的是门店十几家的连锁餐饮。“小的一般是夫妻老婆店,好转型,成本压力不大。大品牌相对好融钱,而不大不小的现金流断了就完了。”
他建议,大品牌的外卖要继续推进,小品牌要主要反推一下现金流,无论如何坚持活3-6个月。同时,防疫和食品安全非常重要。“现在中烹协、中饭协和美团等平台都推出了这方面的规范,一些培训机构也推出了针对性的可以课程,餐饮老板可以参考,制定针对性的策略。”
虽然疫情无情,但是在困难面前,消费者希望吃到安全可口饭菜的需求没有变。这时也倒逼餐饮从业者提高自我要求,采取各种方式不断进化,在保住品牌,保住生意时,发现新的成长可能。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