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倩
ID:BMR2004
5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北京十荟科技有限公司(“十荟团”运营主体)处以150万元人民币顶格罚款,并责令“十荟团”平台江苏区域停业整顿3日。
如今3日已过,整改后的十荟团与整改之前有何变化?据《证券日报》报道,责令整顿后,十荟团江苏镇江地区售卖的产品仍出现售价低于进价的情况。对此,《商学院》记者采访十荟团方面,其相关负责人表示:“任何低于进价的商品都没有了。”
此前,十荟团发布的官方声明称:“5月27日,我司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我司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我司平台在部分区域商家销售的商品涉及违反国家相关价格政策。对此,公司高度重视,诚心接受处罚,并快速加强业务整改。”
在声明中,十荟团称,平台已第一时间对所涉及商家商品进行下架处理,同时成立专项小组进行严格自查及全面整改,坚决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诚心接受社会各界共同监督。
并非首次被罚
这并非十荟团首次被罚。早在今年3月份,市场监管总局已依法对十荟团、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等社区团购平台不正当价格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并督促企业积极整改。彼时,相关企业均提交了整改情况报告。
市场监管总局称,根据价格监测及举报线索发现,十荟团虽声称积极整改,但在部分地区的业务仍存在不正当价格行为,因而对其涉嫌低价倾销、价格欺诈行为再次立案调查。
从市场监管总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可看出,十荟团在5月27日这次被罚原因有二:一是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低于成本销售商品的行为;二是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互联网平台利用资金、流量优势进军社区团购,以补贴低价形式争夺市场,损害了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方熠认为,此次处罚,十荟团被顶格罚款的同时,还被要求在江苏区域停业整顿3日,看似时间不长,但考虑到时间成本和劳动成本,对于一个全国性企业来说,短短三天的停业整顿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在方熠看来,这是市场监管总局成立以来,首次开出比单纯罚款更严厉的“罚单”,彰显了市场监管部门重拳治乱的决心。
被罚背后
市场监管总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列举了十荟团排挤竞争对手,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的行为。比如2021年3月11日销售“库尔勒小香梨 约250g”,进货成本为3.89元,补贴后销售价格为0.99元;再比如2021年3月22日销售“盈丰胡萝卜 400g±25g”,进货成本为1.9元,补贴后销售价格为0.59元。
这些行为,均发生在2021年3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第一次对十荟团等因为不正当价格进行处罚之后。
这也就意味着,在十荟团第一次被罚之后,并未严格落实整改。这背后,是“不差钱”的十荟团,希望通过价格来获取市场。
成立于2018年的十荟团,以微信小程序为入口,主要以社区团购的形式,提供蔬菜水果、生鲜以及家居用品。企查查显示,2018年8月十荟团获得1亿元的天使轮融资,从2019年1月起,阿里巴巴开始投资十荟团, 随后多次对其进行领头或者跟投。
刚刚成立两年多的十荟团已经获得7轮融资,融资总金额高达80亿元人民币。最近一轮融资为2021年3月,融资金额为7.5亿美元,投资人中有阿里巴巴。
图源:企查查
有观点称,十荟团是阿里巴巴进军社区团购的一个入口,也是一个可能成功的入口,此前,盒马鲜生也曾经在电商渠道做过布局,但重资产的盒马,在生鲜电商领域的成效并不明显。
在零售电商智库及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看来,社区团购是巨头们获取增量的一个方式。在流量红利见顶的背景下,无论是老牌巨头,还是新晋平台,都在寻找增量。而社区团购,正好弥补了一些之前触及不到的下沉市场。
但是社区团购早已是一片红海。滴滴旗下的橙心优选、美团旗下的美团优选,以及赛道中原有的兴盛优选、同程优选等等,均获得了多轮融资。兴盛优选背靠腾讯,估值已经高达80亿元,多多买菜背靠拼多多,同样是背靠巨头。
社区团购平台们“不差钱”,因此烧钱补贴成为平台抢夺市场的主要手段。为了刺激消费者下单,橙心优选和多多买菜每天6个时间段、30款商品参与限时秒杀;美团优选则每天4个时间段、15款商品参与。彼时,即便监管已经开始约谈各个平台,但各大平台均未停止通过价格战攻城略地的步伐。
方熠认为,2020年开始,大量资本涌入社区团购市场,利用资金、流量、数据等优势,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迅速扩张跑马圈地、抢占市场、无序竞争,这种行为破坏了市场价格秩序,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给线下社区经济造成冲击,损害了守法合规经营的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利益,长远上也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价格补贴被叫停,社区团购平台又该如何竞争?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