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战火持续十多年,意外成就了“盐都”自贡近代的第一波兴盛。而大约半个世纪后另一场主要发生在遥远的欧洲的战争,又让自贡之盐受到额外的青睐。
原来,一次大战爆发后,国际市场上对制造军火的重要原料——钾需求量猛增。这时候,自流井及贡井盐场,在从事军工及盐化工行业的外国人那里,已有一定知名度,他们中有人开始打起自贡产钾盐的主意。
但率先提出开发自贡钾盐的,是一个中国地方盐官,晚清举人出身的福建宁德人林振翰。民国三年(1914年),他出任设在自流井的川南盐务稽核分所经理,代理四川盐运使。林毕业于北京译学馆(北京大学前身之一),懂外文,见识广,勤奋有为。1917年,他写出《川盐纪要》一书,主张改革盐政、发展实业、广辟市场,特别指出要开发以钾盐为中心的多种矿产资源。这一见解,在当时闭塞的四川内地堪称卓越。
恰好林振翰的“上级”,北京盐务稽核总所会办英国人丁恩,也在关心钾盐的问题,因战时英国深受德国战略封锁之苦,钾盐紧缺,1918年,丁恩敦促英国联华银公司派员到自流井实地考察,并采盐卤样品回英国化验。后来的化验报告结论是:可以断定自流井盐场所在之地富有钾矿层,且钾盐含量为“全球之冠”。
尽管国内盐业专家对英国人的乐观估计表示怀疑,但自贡钾盐的开发前景,还是吸引了国内有识之士的注意。1919年,刚从日本学成归来,追随知名化工实业家范旭东一同创业的李烛尘,专程由天津辗转来到自贡考察,计划从当地产盐时认为无用丢弃的“废水、废渣”中提取氯化钾,再进一步加工。
但一战结束后,国际市场对钾盐需求变得没那么迫切,而范旭东、李烛尘等人领军的国内化学工业,又处于起步阶段,空有理想抱负,自顾尚且无暇,难以落实新项目的技术和资金。四川地方军人政府,忙于争权夺利,只要能收到盐税就行,对盐卤综合利用等长远计划,既不懂行也不在意,本地盐商企业,更无科技人才。这样一来,自贡盐业化工的发展,始终进展缓慢。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初期,自贡盐业的多元化开发利用,才再次提上日程。1937~1938年之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委派两名工程师,取自流井卤水做分析试验,得出一些结果。1939年,已退守西南的国民政府盐务总局,经财政部核准,在自贡市(当年自贡正式因盐设市)设立副产品厂一所,用科学方法提炼废弃盐卤,制成各种化学工业产品,申请的开办经费约30万元。
但是,经过各部门间一番公文旅行之后,官方出资建厂之事,又石沉大海,不了了之。
倒是早年曾有志于在自贡投资的范旭东“永久黄”集团(久大精盐公司、永利化工公司与黄海化工研究社合称),因抗战内迁,全部入川,久大精盐在自贡张家坝购地建厂,厂名定为“久大盐业公司自贡模范厂”。享有盛誉的永久黄集团,得到地方盐务管理当局的支持,又有一批专业研发和生产人才,很快就在新厂的副产品车间生产出氯化钾、硼酸、碳酸镁、碳酸钙等六种新产品。
久大综合利用盐卤的成功,大大刺激了自贡盐商们投资盐化工的热情,短时间内他们办起了15个副产品厂,生产产品一度多达20余种,年产量330多吨,还成立盐卤化学工业同业公会,一时掀起了盐化工的热潮。
八年抗战,国破家亡,西南后方条件极端艰苦,但自贡的盐化工业,还是顽强地起步了。曾是中国近代民族化工业一面旗帜的“永久黄”集团,在自贡盐业史和城市史上,也留下浓重的印记。
(谭洪安 中国经营报记者)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