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轰轰烈烈的牛市行情,却在市场一片狂热的背景下终结。然而,回顾当时的市场数据,在15年6月12日前后,即中国股市进入至最疯狂的阶段,当时股市总市值高达约78万亿,而场内融资规模以及场外配资规模,也纷纷创出历史新高。
然而,疯狂过后,就是一轮漫长的冷静期。时隔一年四个月的时间,中国股市的投资热情却骤然下降,而截至目前,沪深两市流通市值约为39万亿,总市值也仅有49万亿左右,较去年最高峰值有着较大的回落空间。
至于两市成交量能,则由去年高峰值的日均2万亿以上,回落至目前仅有4、5000亿元的日均成交量能。
除此以外,对于场内融资以及场外配资规模,更是出现了骤然下降的局面。其中,前者规模已从原来的2.27万亿规模回落至目前仅9000亿元左右的水平。
至于后者,经历一轮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过程之后,A股市场中的场外配资规模,已经遭到了全面性清理的命运,而存量配资也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土壤。
中国股市由强转弱,并由牛市转变为熊市,不仅影响着股市的投资信心,而且也对市场的IPO以及再融资构成比较深刻的冲击。
其中,根据数据统计,2015年,正值中国股市活跃度最高的时间点,而当年股市完成了219宗IPO交易,合计筹资规模接近1600亿元。但,进入2016年,随着股市活跃度的大幅降低,IPO筹资规模也骤然降低。
其中,在今年上半年,市场仅完成61家IPO,而时至今日,A股完成IPO的数量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缩水。
由此可见,对于中国股市而言,要满足市场投资功能与融资功能的发展,或许适度的牛市行情,更有利于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开展。甚至,在牛市行情的推动下,可以把多年来难以完成的市场化改革工作,给予有效地推进,进而把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发挥到更好的水平。
遗憾的是,“牛短熊长”却是中国股市的真实写照。于是,在熊市运行周期较长的市场环境下,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不得不有所减速,而股市的投资与融资功能,也较难实现均衡式的发展。
由此可见,长期下来,中国股市的直接融资功能并未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而投资者在股市中,也并未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投资回报率。
在笔者看来,中国股市的未来走向,其核心可能更受这几方面的影响。或许,这也是中国股市长期发展以来的重要难题。
其中,市场化改革的进度,是未来股市走向颇具影响性的因素之一。
时下,股市正处于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过渡阶段,而注册制乃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发行制度。可想而知,在注册制的模式下,A股市场长期存在的IPO堰塞湖问题,有望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而此举也将会进一步激发股市的直接融资功能。
但,随着股市融资速度的提速,股市退市制度也必须得到同步发展,这才能够更好实现股市“优胜劣汰”的功能。由此一来,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改革,才有望推动股市长远性的健康发展。
再者,股市投资功能需要获得进一步地提升。
过去,谈及中国股市,在多数投资者眼中,市场只会圈钱、只会融资,却甚少有提升投资功能的看法。很显然,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日子里,中国股市的投资功能与融资功能,基本上是处于一种失衡发展的状态。
与此同时,虽然近年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率有所提升,但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国内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制度政策的配合完善,或进一步激发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热情,这或许也能够让股市投资功能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提振。
但是,对于以散户作为主导的市场环境,更多投资者更注重股价差价所带来的投资利润。有时候,即使上市公司有多么地慷慨解囊,却因市场环境的不配合,而导致股价的低迷不振,最终现金分红也抵不上价格的下跌亏损。
除此以外,引导长期资金积极入市,并让大资金大机构发挥出价值投资的引导作用,这是激活股市投资热情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直以来,中国股市离不开以散户作为主导的大背景,而机构投资者的整体占比,却不见大幅提升。由此一来,作为一个拥有三四十万亿规模的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却往往不足25%,此举容易加剧股市波动率的提升,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投机风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机构投资者占比偏低,往往不是中国股市波动率大、投机性高的核心原因。然而,在相关法规不完善,市场违规成本长期偏低的背景下,部分机构投资者的投机意识却甚于普通投资者。
然而,对于拥有资金优势、成本优势以及信息优势的大资金大机构而言,它们善用股市的波动走势,来获取阶段性套利空间,却无疑增加了股市的投机风险。
显然,对于部分机构投资者的这种做法,并未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起到价值投资的引导作用,反而间接刺激了市场投机的行为。因此,要规范部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引导它们理性投资,并让它们逐渐起到市场价值投资的积极引导作用,这确实利于股市的长远性发展。
民间资金庞大,却缺乏持续有效的投资渠道,这是当下国内市场环境的真实写照。换一种角度来思考,面对大量的民间资金,它们却往往不敢往股市中跑,这显示出中国股市长期的投资回报预期并不理想,且较难让资金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安全性。
由此一来,要合理激活股市赚钱效应,加快修复股市投资信心,就显得相当关键了。但,如何让股市规范性发展、如何让投资者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预期,这就直接考验股市治市的智慧了。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