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欢喜传媒以1.5亿股股票加上1亿元运营资金的条件签约第七位导演股东张艺谋,获得有权独家投资张艺谋今后6至10年执导的3部网剧(其中一部可改为电影项目),还将获授网剧其他衍生权利。欢喜传媒也成为国内坐拥最多明星导演股东的媒体及娱乐类上市公司。
“对于导演这类稀缺资源的储备正是公司专注文娱产业理念的体现。文娱产业竞争的本质仍是内容的较量。”欢喜传媒内部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之际否定了外界所说的“不惜血本”绑定名导演等说辞,并强调,“公司的投资均是基于强化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及本着对投资者负责任的态度所做的理性决策。”
成立仅三年、亏损额逾14亿港元的欢喜传媒,又将为流媒体和娱乐产业带来哪些改变?
欢喜传媒前身为21控股有限公司,由董平、徐峥、宁浩等人组成的财团在2015年以6.81亿港元联合入股,之后更名为欢喜传媒。其近三年间,通过配股的方式先后引入王家卫、陈可辛、顾长卫、张一白为股东导演,分别持有公司扩大后已发行股份的3.92%、5.66%、2.71%、5.06%。同时,其与贾樟柯、文隽、王小帅、李扬、陈大明等导演建立了合作关系。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欢喜传媒与所绑定的导演大多有不短于六年的初始合作期限。尽管其所选择的导演擅长电影制作,但欢喜传媒与其合作并不限于电影范畴,还延展至网络系列影视剧。诸如,欢喜传媒握有王家卫和陈可辛的网络影视剧的独家或优先投资权等。
欢喜传媒内部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之际也表示:“精品电影和高端精品网络系列影视剧属于公司比较看好的方向。”
具体到网络系列影视剧方面来看,欢喜传媒的布局逻辑在华南某中型券商机构传媒板块刘姓分析师看来也有较强的自主性,“欢喜传媒意识到流媒体与内容结合的潜力,它不依托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视频网站,选择自建线上播放平台的方式,运营独家版权的精品剧来构筑竞争性壁垒。”
欢喜传媒的自建线上播放平台为“欢喜首映”。该平台被定位于欢喜传媒视频业务在移动端的延伸,主打精选电影和全会员制,强调品质和独家。
欢喜传媒这种在网络精品电影和高端精品网络影视剧上双线作战的模式在深圳乐影文创工作室创办人文欣看来,“既是顺应行业发展的时宜之举,更是折中的审慎性布局。”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继相隔两年后再次实现两位数增长,但13.50%的同比增幅也宣告了国内电影市场告别了十余年来40%左右的高增长。“院线电影已触及天花板,转而被快速分流至线上视频平台,也带动了网络影视剧、网络大电影等线上视频快速崛起。”上述刘姓分析师直言,视频网站、移动APP等流媒体跟内容结合的市场,蕴藏着更大的商业价值。
另据第三方研究机构艾瑞的《2017年度数据发布集合报告》显示,中国线上视频平台市场规模2017年同比增长约48.50%,其中网剧增幅位列首位。而国家广电总局的《2017网络原创节目发展分析报告》显示,付费剧的播放量占据同期线上网剧总播放量的九成以上,用户付费意愿强烈且消费场景成熟。“将名导演IP收至旗下,即便线下影院等收入不及预期,借助线上网剧的独家版权、线上大电影的播放等也可对冲投资不确定性风险。”上述刘姓分析师续称,双线作战实为确保业绩的保守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欢喜传媒在内容投入和平台搭建发力之际,其业绩表现难言乐观。据历年财报显示,欢喜传媒在2015~2017年亏损额分别为0.93亿港元、12.54亿港元、0.95亿港元,累计亏损约14.42亿港元。业内认为,这与欢喜传媒掷资绑定导演股东的大额支出直接相关。
欢喜传媒的布局路径之所以能引起外部注意,与其掌舵人董平或有直接关系。
董平拒绝被贴上“民营影视大佬”或者中国民营电影“教父”等称号,也拒绝被称作资本高手,他将自己定位为“文化商人”,他说:“我的目的就是将文化和资本结合。”但不可否认的是,董平的确擅长资本运作。
公开资料显示,董平于1996年创立北京华亿影视,这也是中国第一批进入电影投资领域的民营企业。其二十余年的文化产业资本征程首个高点在2003年。彼时,央企保利集团旗下保利文化以0.612亿元取得华亿影视近半股权,这也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文化产业并购案,北大华亿影视由此更名为保利华亿。
此后,董平开启了资本运作之路。2005年保利华亿借壳友利控股上市,后者更名为华亿新媒体。至2008年,时任华亿新媒体董事会主席的董平将所持17亿股份以2.21亿港元转让退出。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董平将手中的影视业务装入香港一家上市公司上联水泥,后改名文化中国(1060.HK)。2014年,他把文化中国按104亿港元的估值卖给了马云。
在董平入主文化中国的五年间,市值未曾触及过60亿港元,股价低位盘桓于0.5港元/股。在投资分析人士林晓看来,董平能够将不折不扣的“仙股”以逾100亿港元的价格转手,足见其资本手法熟稔。同时,在监管层面对文娱产业资本化运作的监管日益收紧的大趋势下,董平两次成功操盘借壳上市,更加深了业内对其资本高手的认识。业内认为董平深谙低价买入、注资做强市场预期、再实现高价退出的惯常路径。
欢喜传媒内部人士强调称:“公司的投资均是基于强化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及本着对投资者负责任的态度所做的理性决策。”
有数位接触过董平的人均对其表示了较高的认可。深圳一位曾与董平有过业务交集的何姓人士坦言:“他待人诚恳真挚,厚道直爽,不拘小节。合作过程中难免有业务、利润分割等摩擦,但他基本上都是宁可自己兜底,也不连累他人。”这种较好的口碑也被业内认为是他能够“黏附”一众稀缺导演、编剧等资源的重要原因。
不少内容生产人士均有提及,国内导演、编剧等资源的稀缺状况始终未能得到改善,在这种背景下,影视文化类公司或多或少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游戏评论人张书乐直言:“导演资源对外开放程度、合作年限有限。公司如何借助导演股东,发掘和培养有个性的年轻导演、编剧等更值得深思。”
同时,自2017年开始,陈凯歌、周星驰、冯小刚等近20余位导演均试水网络影视剧,但市场反应平淡。机构研报普遍表示看好短广告片、短自制剧等网络视频的发展前景,但网络视频在叙事手法、镜头语言、光影画面感、传播介质、观影人群等方面的不同,对于习惯2小时时长的电影导演们来说,意味着思维理念、操作方式的转换。
欢喜传媒也未否认这一现实局面,“我们会充分挖掘兼具商业及艺术价值的优质影视内容,并在这方面积极进行自有人才、技术、经验等储备。”
欢喜传媒的系列举动在业内看来,颇有一石三鸟的意味:以名导演为核心生产优质内容,然后以优质内容来供应流媒体平台“欢喜首映”。同时,良好业绩支撑及明朗发展前景,直接提升公司在行业、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国内视频网站已由巅峰期的百余家历经巨资购买内容、自主开发内容打造差异性、出海比拼等层层竞逐至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足鼎立的稳定格局。其他内容生存商撼动既定格局面临更高的技术、资金、人才等门槛。“不少内容生产商是在三巨头尚未充分渗透的市场中深挖。”此前芒果TV人士曾向本报记者表达过类似观点。
同时,国内位列视频第一梯队的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得益于BAT才得以生存,年亏损合计近200亿元。尽管芒果TV实现了盈利,但电视湘军的人才储备、制作班底等令不少同侪望尘莫及。“欢喜传媒相较于BAT支持的优爱腾在资金实力上存在短板,相较于芒果TV等广电系军团存在自有人才储备等弱势。”张书乐直言。
欢喜传媒内部人士并未否认这种现实状况,但其直言:“线上视频平台欢喜首映关注更小众、更细化、更垂直的市场空白,而非与爱优腾等比拼海量内容。”而芒果TV人士也直言,繁荣小众市场的定位要求欢喜传媒每年稳定输出一两款爆款作品。
但是,业内认为,网剧市场的“头部”未来将是全方位提升的“流量之争”。“这既需要公司在资金方面的全线支持,也需要平台生态的全面优化。”张书乐直言,“爱优腾因为海量内容、先发优势等能够较好实现用户与平台的高频次、多场景互动,从而形成有效且高质的平台流量,并且已经具备衍生品等商业变现雏形。小众的欢喜传媒又如何去‘黏’住用户,构筑平台流量呢?”
对此,欢喜传媒并未予以正面回应,其强调称:“公司既有大量的导演资源,又有在线视频平台入口,对于未来报以极大信心和期待。”
(吴俊杰 中国经营报)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