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酷派官方微博)
文:沈思涵 石丹
ID:BMR2004
9月18日,酷派低调发布了一款名为“Coolpad26臻藏版”的新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款誉为“臻藏版”的手机,既代表了酷派对于其过去26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的纪念,也说明酷派仍然没有放弃手机业务。
两个月前,酷派新任CEO陈家俊曾在集团复牌后发布《致酷派人的一封信》。信中提到,酷派会在9月份向国内发布手机新品,并尽快发力5G市场。
信中所指的新品就是这款“Coolpad26臻藏版”手机。然而,这款定价1599元的新机在配置上略显平庸,设计上也并无新意,在竞品面前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低调发布“纪念版手机”的背后,也凸显了酷派当前尴尬的处境。
作为曾经“中华酷联”中的一员,酷派仍希望借助5G找回昔日荣光,但其在国内市场的机会,显然已经愈发渺茫。
酷派业绩的增长停滞在四年前。2015年,酷派集团当年的营收达到146亿港元,股东应占利润23亿港元,同比增长353.3%。
然而,自从2016年乐视成为酷派的第一大股东后,酷派的业绩从此一蹶不振。
据2016年到2018年期间的财报数据显示,酷派集团在这三年内的营收分别为79.94亿港元、33.78亿港元和12.77亿港元,亏损分别为43.56亿港元、27.02亿港元和4.11亿港元,三年累计亏损达到总计74.77亿港元。
截至2018年底,酷派总资产仅剩27亿,负债高达近24亿,资产负债率88.8%。为此,资金高度紧张的酷派不得不向地产商京基集团借款5亿元,用于改善资金的短期流动性问题。
而在8月25日,酷派集团也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情况。据财报显示,酷派集团2019上半年营收6.58亿港元,同比下降18.1%;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2682.8万港元,同比收窄91.8%。
对于收入下滑的缘由,酷派集团表示主要是受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国内市场购买订单继续缩减所致。
但在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看来,酷派的衰落,主要原因在于自身转型不及时。“酷派早期一直依赖与运营商合作推出定制机,没有加强研发投入,一直走中低端品牌路线,并且企业在战略上摇摆不定,卖给乐视后运营得并不成功。”
尽管酷派的收入来源有销售智能手机及配件、无线应用服务和融资服务三部分,但由于销售智能手机及配件业务营收占比超过9成,因此酷派并没有其他的业绩增长点。
2018年,酷派至少推出了7款智能手机,其价位主要分布在599元至1499元区间。但无论是上市关注度和最终出货量上,酷派手机均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最终导致酷派在2018年的手机业务营收同比大跌61.35%。
鉴于酷派手机在国内的低迷表现,前任CEO蒋超在CES 2019展会上无奈说道,“酷派基本上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未来将主要聚焦在美国市场。”他表示,酷派在国内仅剩下部分研发团队仍在运作,主要集中在深圳和南京等地。
据了解,目前酷派在美国市场售额约占酷派净售额的88%,而国内、东南亚市场则是酷派的次要销售地区。
“酷派即使是在美国市场,也只能通过与运营商合作推出定制机的方式维持经营,但这并非长久之计。”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对此表示。
在此次新机发布前两个月,酷派集团复牌重新恢复上市。
7月19日,酷派迎来两年后的首度复牌,似乎让人看到了一丝希望。CEO陈家俊对此表示,复牌是新酷派集团的第一场小胜利,并强调酷派海外业务稳中有进。
然而,刚刚沉浸在喜悦当中的酷派,其复牌当日的股价便一度暴跌逾60%,给集团上下泼了“一身冷水”。
这也说明了资本市场对酷派并不看好,其仍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调整。
直到8月30日,酷派集团发布公告宣布新的人事变动。公告显示,自2019年8月30日起,原行政总裁陈家俊获任为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梁锐调任为公司CEO。
据披露,获任主席的陈家俊年仅27岁,拥有丰富投资经验,其同时也是京基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华的“二公子”。
值得一提的是,陈家俊在今年1月17日起便担任酷派集团的执行董事。而在其入主酷派前几天,酷派的前任CEO蒋超被罢免的一切职务。
这起变动是酷派集团高层的“大换血”。据了解,蒋超早在2002年起便加入酷派,曾担任酷派财务总监兼副总裁,并于2017年8月接替刘江峰成为酷派CEO。
也就是说,蒋超是酷派集团的一员“老将”。但随着老将罢免,新人上位,酷派就此被“京基系”接手。但不少分析均认为,“京基系”执掌酷派,重点并非提振手机业务,而是看重酷派手中大量的土地资源。
据了解,酷派集团近年来积累了高达100亿元的土地资产,其中包括超过3万平米的深圳南山高新产业园酷派信息港地块,以及占地面积超10万平米的东莞松山湖地块等。
然而,由于集团业绩长期亏损,酷派在这两年间已经出售了不少土地资源缓解一时之需。
2018年7月,酷派以1.18亿港元和1.2亿港元的价格,分别出售了位于深圳的投资物业和酷派旗下一家全资附属公司80%的股权。2019年4月,酷派又接着以2.36亿元的价格出售位于西安的一块地皮。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对此认为,酷派资金不够充裕,卖地求生也是无奈之举。但变卖土地资产和扩大营收规模之间需要取得平衡,想要扭亏为盈的根本还在于酷派手机业务的振作。
尽管手机业务表现颓靡,但酷派在专利上仍有不少积累。截至目前,酷派全球专利申请总储备量超过13000件,5G专利技术有8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占95%,授权专利超过4500件。
这笔专利积累是酷派为数不多的一项资本。事实上,酷派也在依靠着手中的专利,向其他公司发起专利诉讼,借此谋取一定的费用。
2018年5月和11月,酷派旗下子公司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两次起诉小米侵犯其发明专利权,索赔累计达到7000万元。
虽然酷派数次要求小米停止侵权行为,甚至令其停止生产和销售小米智能手机,但这并未对小米方面造成多少影响。小米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并且依然维持其相关智能手机在售情况。
眼见胜诉遥遥无期,酷派与小米的专利纠纷案也就此告一段落。但在5G方面,酷派对此还抱有一丝期望。
对于5G方面的布局,酷派集团内部人士向《商学院》记者表示,酷派仍在继续投资5G研发和扩大研发团队,并致力于开发下一代5G技术和相关智能终端产品。
据悉,酷派从2012年开始便已投入5G预研和标准化研究,是国内5G标准制定组成员参与方之一,同时也是国家IMT-2020(5G)推进组专家组首批终端企业。
相比其他手机厂商而言,拥有多年运营商合作经验和相关专利积累,或许是酷派在5G商用阶段仅存的优势。
不过,由于技术尚未普及、终端售价高昂等客观因素,酷派能否最终在5G市场上翻身,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以酷派的5G研发实力,难以与华为、三星等主流厂商比肩。如果有运营商的补贴支持,酷派仍然可能在中低端市场混迹,但高端市场难以进入,酷派发力5G仍然困难重重。”梁振鹏认为。
作为国内手机界的一名“老兵”,酷派仍在捍卫着自己的尊严。但在日渐惨烈的手机战场上,仅靠手机业务支撑业绩,显然难以令集团维持良好运作。
或许,酷派应该给自己留条退路。
(文章来源:《商学院》杂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