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渣打中国公布的5月份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显示,中小企业经营现状指数下降2.7个百分点至54.9,中小企业销售和生产走弱是主要拖累因素。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更多的企业希望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实现突破与增长。银行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走出去”,并解决融资难题。
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这些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中小企业对国内的融资信心不足。
“与国内的环境相比,国外很多地方的开发潜力巨大。”周德文补充道,同时,国家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去”,利用全球资源进行配置,寻找更多贸易机会。
对于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唐山市鹏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飞机械”)总经理刘云鹏也深有感触。鹏飞机械在2015年前后,开始研究智能泊车和智能仓储,打算转型发展,不过国内目前的技术和材料都不够成熟。
适逢在2015年,鹏飞机械参与了由中行举办的“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与发展洽谈会”,遇到了与该公司有共同发展方向的塞尔维亚企业Multi-Tech公司,双方达成了重要合作意向。
刘云鹏告诉记者,在他们“走出去”的过程中,中行为企业可能面临的境外利率、汇率等风险做了很多把关工作。“这个月底,我们的成果就要发货了。在此前,中行对我们企业的发展就提供了贷款等较多方面的支持,现在公司发展得到新起色,也有很多家银行主动找到我们,贷款更容易了。”
今年6月17、18日,中行又在河北省唐山市举办了“中国-中东欧企业跨境投资与贸易洽谈会”,吸引了来自中东欧和西欧22个国家的近200家企业与500余家河北企业面对面交流,涉及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健康产业、批发零售、商务服务、食品加工、橡胶制品、建材家具、民生行业等10大行业。
中行副行长高迎欣曾表示,中小企业是推动各国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的引擎, “要使这支引擎变得更加强大、更具活力,必须推动中小企业融入全球的价值链条,共享全球的资源。但是,中小企业由于受到信息不对称的限制,这一过程仅凭中小企业独自拼搏是难以实现的,需要政府、企业和我们金融机构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目前,越来越多的银行采用不同方式支持企业“走出去”。以工行为例,2015年,工商银行累计支持“走出去”项目170个,合计承贷金额427亿美元,储备项目454个,总投资额4688亿美元。
在如今利率市场化、息差收窄、成本增加的背景下,银行业也在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为中小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汇款、贸易融资、借款等多种跨境人民币服务,发展国际化战略,亦成为多家银行业关注的重点。
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曾在工行2015年业绩发布会上介绍道,工商银行的国际化业务近年来以30%至40%的速度增长,国际化盈利贡献越来越成为工商银行盈利贡献增加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行2015年内年报数据显示,不包含2015年新并购的机构,该行境外机构净利润增长达12.2%。
中国经营报记者 张漫游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