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对杭州丘山纺织进出口有限公司和某股份制银行金融合同纠纷案做出一审判决,判定被告丘山公司偿还该银行4048万元本金及相应利息,并对前者财产实行了保全。丘山公司曾经是2013年全国纺织出口100强企业,如今却陷入停产和负债累累的窘境。
丘山公司仅仅是出口行业的一个案例,今年不少传统过剩行业都面临着倒闭潮来临的压力。在造船行业中,技术实力最强的明德重工、泰州最大的民营造船厂东方重工、中国最大的外资造船厂STX大连造船、温州最大的造船企业庄吉船业相继向法院申请破产;在家具行业,广州半月内相继有7~8家家具厂老板跑路事件发生;建筑行业中,温州最大建筑企业中城集团被浙江产权所挂牌拍卖100%股权;印刷行业、鞋帽制造等等行业均是如此。
“这些行业都是传统过剩行业,银行对这类企业的贷款压缩得比较厉害,新增贷款的申请比较难。”一家股份行信贷部人士表示。
该股份行信贷部人士认为,之前钢贸企业的倒闭连锁反应给了银行一个深刻的教训,如今银行对贷款规模限制,并不要求业务扩张,授信也压缩厉害,所以银行也成为了强势的一方。
银行放贷标准其实很简单。偿还能力是第一位,看企业的经营业绩、现金流和资产抵押。只有足值的抵押也不一定能够顺利贷款,毕竟银行也不愿意去涉及到抵押物的处置。
面对倒闭潮,企业认为是银行不给放贷或抽贷导致的;而银行则认为是企业经营不好,所以不给放贷或抽贷。“2014年银行给到企业的贷款额度是6000万元,但是今年额度少了一半。这就是经济大环境的直接影响。”一家外贸企业总经理刘婷表示,银行贷款额度不够用,也就不得不让企业探索其他融资渠道。“有的企业会找信托,有的企业会发债,甚至有的企业会做民间借贷。”
一家国有银行人士表示,银行的授信是根据所在行业和企业具体的情况来定。仅仅靠银行贷款维持,企业缺少内生动力,这种情况产生的风险是很容易波及银行的。
所谓的内生力,其实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比如,一家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能够实现大幅盈利,那么银行则认为内生力比较强,值得贷款;反之,盈利不足以覆盖贷款利息,贷款就很可能沦为不良。
央行近期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5》指出,信贷风险开始出现蔓延迹象,银行不良贷款面临进一步反弹压力。受经济增速放缓、外部需求萎缩、企业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较大。
报告显示,从行业看,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和信用卡,三项合计占全部新增不良贷款的80%以上。今年一季度仅五大行的不良贷款新增已经达到501.49亿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杨井鑫)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