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我想到的是一代新人换旧人的职场,想到的是年过35岁找不到工作中年如何自处,以及年轻人上位的必然性,很值得聊聊。
关键词:等待
等待是这个浮躁的时代最不爱听的词之一,考虑到漫长努力的过程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还是有必要聊聊。有朋友会说姆巴佩才19岁,那我们应该查查他从多大就开始练习了,没有不经刻苦努力的成功。
很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认为自己有名校背景、高学历、好精力,成功必将快速属于自己,真相未必如此!你的每次努力都有回报,每次坚持都被老板看到,每一点付出都有对应的收获,每次善意都能被理解……当然不是!世道如此,它不够好,但是从大尺度上讲更加努力的人结局会更好一些,偶尔几次不公平多半是插曲,长期的不公平说明我们应该离开了。而机会没有来临之前,安心等待可能真的是个好方法。
认真想想如今台上功成名就之人,没有一个是所谓真正爆红的,郭德纲说过几块一场的相声,周星驰曾长期跑龙套,乔丹开始都没进校队,选秀顺位也很靠后……我也曾想过为什么看起来能力不行的人都在大公司里身居高位,每天待着也能拿高薪。
为什么?太不公平了。走入社会之后,慢慢明白了,很多人在上学时就开始在社会打拼,积累了十年、二十年,他们现在只是在吃以前的老本。那些想快速成功的年轻人表面是反抗不公,其实是想抢别人的成功,心里太急。
讲个之前老板的真实故事,这人姓童现在是上市公司董事长,早年间差不多靠外出要饭给员工发工资,大概形式是他依靠清华背景给民企培训,忽悠出钱,然后给公司的三个员工发薪,就为了不关门。坚持了快20年,才看到曙光。现在人们提到童老板只看到他的风光,很少提到他早期的辛苦,更少有人知道他月薪长期在1500元左右……
突然想起个故事,有个地主家要盖高楼,到了第9层的时候,物料都用光了,工人要去买。怕买东西耽误了时间,为了尽快盖好高楼,地主站在9层上大喊道:“你们快把第1、2层的东西给我折下来,这样10和11层不就能盖了,快点……”地主至少还知道折下第1、2层,我见过很多人上来就要盖11层,他们等不急了,要尽快成功,如此结果往往不会如他们所愿。
莫在浮沙起高楼。
关键词:机会
社会发展到今天,普通人的机会比以往多出很多。
所以我们制定自己的职场目标要现实一些,想成为巴菲特,那很难,估计没人帮得了我们。大富大贵很靠命,小富贵则可以靠正确的努力。不要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目标定的太高,反而会给普通人造成困扰。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踢球可以PK梅西,打篮球可以比肩乔丹,那么他们的人生中除了痛苦估计还是痛苦……
尽管如此,年轻人仍然有很多机会,江山代有人才出,也许就是今天。前提是之前的努力积累不能少,如同今天的姆巴佩在之前也在不断努力一样。
再讲个故事,当初做管理咨询时,公司有个普通顾问Ann,跟一大批人同一天入职,没看出有啥不一样。三个月之后的某一天,Ann所在项目组的项目经理因为突发急病无法参加客户汇报。如果汇报效果不好,很可能项目款就收不回来了。组里分两派意见,向公司申请支持,派个合伙人来讲;组里选个人来讲。在经过反复沟通后,公司派个合伙人坐镇,具体由Ann来讲,效果很好。之前的付出,在那一天有了回报,之后Ann很快升职加薪。对了,我就是那个没到场的项目经理。
做好准备,机会来的时候自然会出头,谁也挡不住,如同今天的姆巴佩。
此外,那些抱怨“领导经常压制我”的员工,其实还是本事不行。
再讲个故事,之前公司规定每半年加一次薪。有个技术工程师lee,入职薪水不高,工作很努力,第一个半年加薪没他,仍然工作很努力;第二个半年加薪还没他,依然工作很努力;第三个半年,您猜结果怎样?
答案是:加薪还是没他。
技术总监找到工程师所在组的组长问原因,得不到明确答复之后,直接把工程师调离了这个组,安排了新的岗位,薪酬翻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前组长一再打压工程师,后者什么都没说始终努力工作。当年因为我做HR,了解一些内幕,董事长找的技术总监,技术总监才去找组长。
能出来行走职场没有傻子,有能力的人始终会出头。
我们所处的时代很奇怪,60多岁的奶奶没皱纹、80多岁的大爷一身肌肉,前两天好像还报道过100多岁大爷跑马拉松,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承认衰老的时代,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不愿意下场的时代,一个成功之后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的时代。
年轻时,很多人都相信自己与众不同,不走寻常路。可是过了35岁,会发现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但仍然不服输。很多职场中老年还企图跟年轻人拼体力,一起看凌晨3点的北京、凌晨4点的上海……
恕我直言,这不是努力,是zuo死,人到中年或者到了应该谢幕的时候,这没什么不好。
再讲个故事,某公司裁员,但不愿意出钱,于是先搬家,愿意走的一起,不愿意的就辞职,辞职是没赔偿的,谈不上劳动合同变更——合同里写着工作地点由甲方定。现在工作地点变了,你要么一起,要么选择离职。
当时出现了三种员工,第一种是跟着走,反正就是不辞职;第二种声称这是变相裁员,要求公司赔偿,然后组织了维权小组,走集体诉讼;第三种人直接辞职去找新工作了。
怎样选择都对,值得思考的是年过35岁的人里,选择第三种的最少,因为他们怕了……
公司2年后倒闭了,前两种人的结局是:
第一种人跟着搬家折腾了一次,公司倒闭之后不得不再找工作,找的时候比较被动;第二种人集体维权结果还没下来公司就没了,还在纠结下一步怎么办,时间精力已经耽误了;第三种人已经基本安定下来。
其中有一位40岁左右的设计师Eric,干脆回家做起了工作室,开始比较难,后来凭设计水平吸引了一些客户,现在也算衣食无忧。后来一次我们见面,我问起他当年的想法,Eric说的充满哲思:本来不想折腾了,而且年纪不小了,工作也不太好找。后来想想这说不定是个机会,于是开起自己的工作室。再不试就真的试不动了。
对35岁之后的中年人而言,摸准时代的走向,保有赚钱的能力是关键。撂地卖艺得有真本事,功夫好才能赚到钱,不行只能饿死。
我的建议是:上了年纪就不要再跟年轻人拼体力,利用之前积累的经验走老专家路线,如同很多运动员退役之后当教练。老专家的收入一般都挺好。
至于有人说自己没成专家,那怕是怪不得别人,年轻时还需要多积累,这样老了才能叫“专家”而不是“废物”。
此处要提到一个趋势,我们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零工经济的兴起,能解决问题的人会游离于公司之外,为不同组织解决问题;公司只保留少数核心岗位的核心人员。
也许在年轻时积累经验,刚好可以赶上零工经济的东风,重点还是要考虑我们能解决什么问题,想明白了后半生的饭辙也就有了。对很多职场中年人来说,好听是“谢幕”,不好听就是“开除”。只要还是单纯打工,多半难逃这个局面,或者在五年之后,或者是在十年之后,或者是在公司倒闭的时候。
我本人年过四十岁,有几点建议想给同龄人。
如何让10年后的你,不后悔现在的职业选择?后台回复「锦囊」,我给你三条建议。
每个人在死之前不会为40岁时失业而懊恼,倒很可能因为没有很好陪伴家人而追悔。还有机会,不要再错过。
理解平衡与更替的道理,我们在谢幕时也许不会太难受,毕竟年轻人要出头。
关键词:坚持
很多道理,上了年纪才会真正有所感悟,我们都是普通人。这没什么不好的,普通人拥有平静的生活,更有机会安享晚年。
拥有平凡和幸福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拥有英雄般的坚持。坚持在一家公司工作,在一个职位上多作事情,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或许长期有效的坚持,才有可能让我们在前进道路的成功更多一些,感觉更好一些。
有人可能会抱怨:“我都坚持这么久了,还是没有成功,这世道不公平。”
我倒是想说: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回报,至少我们还在赛场上,没有被罚下去。年轻人不必害怕没有机会,理性努力就好,这个时代终究是你们的 ,没跑儿!
职场中老年不必担心被年轻人挑战,不断学习,终身成长就好了,挺好!
(文章来源:leo张大志公众号)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