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的负债率竟然高达1850%,你达标了吗?

CBC2018年期刊VOL52 2019-07-05 1788 0
前段时间看了一份消费贷款报告,日常生活消费贷款的人群超过五成。

这届年轻人的负债率竟然高达1850%,你达标了吗?


其中90+95后占比高达49.31%,称霸了消费贷款用户群的半壁江山。


统计数据显示,这届年轻人以贷养贷用户占比近三成,群体负债率高达1850%。

 

其实,被我们透支的,何止是钱。


如何避免透支,恐怕是年轻人无时无刻都需要直面的问题。


金钱,精力,智商

那些你不经意间的日常消费透支

 

买房这件事应该是这届年轻人最大的透支。

 

《2018年全国购房者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购房者平均年龄在29.5岁,90%的首次购房者要依赖贷款。


这意味从买下房子那天起,恭喜你,你少则几年多则三十年的透支旅程开始啦。

 

还有在透支身体这件事上我们也是蛮拼的,几乎是用放飞自我的态度去吃和睡。

 

这年头,风雨无阻,随叫随到,能给我们提供三餐热茶热饭的,只会是外卖小哥了。


年轻一代被外卖支配的人生,充满高油高盐, 本着“奶不胖,茶不胖,奶茶自然也不胖”的原则欺骗着自己。


至于睡觉,白天不管多累,晚上都是舍不得睡,一句神总结“也不是不想睡,就是想再等等,至于在等什么,我也不知道。


有种不熬够了死不瞑目的精神。

 

除此之外,透支起时间来我们也毫不含糊。

 

试问谁的手机里没几款学习类App?


谁没上过几节付费/听书等五花八门的课程?


大家上班头脑风暴抓KPI、通勤路上接踵摩肩还得利用零星时间自我提升。


就连放假刷出来的朋友圈都是“假期了,开启学习模式!”,吓得我赶紧打开我床头的单词书。


是的,就连法定节假日,那些原本应该用来缓解透支的时间,我们都得戴着自我提升的高帽子继续透支,


I shop therefore I am消费表象下的深层含义

 

有位90后的朋友在事业单位工作,办公室里70后的阿姨调侃他:


我们70后喜欢存钱、80后们热衷投资、而你们90后擅长负债,然后让父母替你们还贷。


话虽不好听,但确有几分真实。


可我们为什么那么轻易就过上了透支的人生?


物质丰盈、没有压力、盲目消费、管不住自己……每个理由都有几分靠谱,但又不尽然。

 

梁文道曾在《圆桌派》上提到过“要求欲望即时被满足”是促使我们容易透支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是一种美,欲望经得起酝酿。


现在则是一个“慢不起”的时代。


效率、风口、热点、快消费……这些风风火火的概念膨胀了需要及时被满足的欲望,削弱了我们“等待”、“缓一缓”这类本领。


当快速膨胀的欲望远超出可承受的支付值时,透支则成了一种必然。


此外,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也讲到:


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出自己的符号。


同样,社会学里有个名词叫占有式个人主义(Possessive individualism),大意是:我们喜欢用占有和拥有的东西来证明、界定自己的存在。


消费主义时代,I think therefore I am (我思故我在),早已变成了I shop therefore I am (我买故我在)。


当我们需要尽情消费来作为表达自己的一个出口,不爆卡、不透支的办法有么?


恐怕很多人会抬出“理性消费”这个建议。


可对于习惯性透支的人来说,自己的理性总在透支前就先败下阵来。

 

理性与感性的折中点

变理性消费为理想消费

 

什么叫理性消费?


是把加入购物车的东西逐一删掉、是早睡早起锻炼身体、是管住嘴迈开腿。


理性消费看着都是浅显易懂的道理,实则需要的是控制力,我们要去和自己的本能、人性做斗争,很难。


而理想消费则不同,它和判断力有关,因此更容易做到。

 

商业模式里有个概念叫“理想点模式”。


大意是:每个商品属性里都包含一个消费理想点(类似黄金分割线),越接近理想点的品牌,越可能成为消费者选择的目标。


比如,一家三口住一房一厅太小、住两三百平米的房子又太大/贵,一百平米左右的两房一厅可能最合适。


在商品房里,这个尺寸最容易被三口之家选购。


所谓理想消费,就是把钱/精力/智商用对地方。做好两个方面就可以实现:

 

顺应本心找到自己消费的理想点是什么。 


比如,如果你爱吃的水果是橙子而不是车厘子,那就没必要跟风去追求车厘子自由。


当保温杯里泡枸杞,人手一本CPA成为一种标志时,不妨想想每日吃外卖正在上火的你,凉茶和枸杞哪个更合适?


比起无效率,无规划的“充电”却未必未让我们职路顺风,看看烘焙书做出的小饼干倒是可以拉近你和同事老板的距离。


找到自己的消费理想点,从一件件小事上最大程度降低生活中各种透支的可能。

 

提升一下自己的“审美力”。

 

表妹被我戏称为患有“被带货病症”,具体表现为看到美妆博主的推荐、明星同款就停不下来要入手。


她每天下班后刷微博、小红书、美妆平台能逛三四个小时。


从场控女王西装,各色口红,再到膝盖美白护理珍珠粉,博主成功带货的根本是她出众的“审美力”,并被大众所认同。

 

然而忙着拔草的表妹似乎并未参透这个道理,一边抱怨着博主种草很坑却还是一次又一次往坑里跳。


审美力的提高可让我们在购物时快速找到消费的理想点,降低消费时所带来的不必要支出。


具体来说,可以多关注艺术展览、阅读有关书籍来提高审美和品味。

 

让·鲍德里亚还说过:


个人与社会,都只有在出现盈余时候,才会感到不仅是生存而且是生活。


透支和出来混一样,迟早都是要还的,不管是金钱、身体还是时间。


也许,我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根本不需要吟着诗走向远方,手里稍微有点“粮”,已然就是岁月静好。


(文章来源:LinkedIn公众号)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今天给员工涨工资,员工明天就离职?”

    下一篇:东亚银行增资20亿“维稳”房地产信贷风险何解?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