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称,印政府放宽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后,中国央行以外国证券投资者身份在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如今可能已经买入总价值为5亿美元的债券,这是中国央行首次购买印度国债,中国也是买入印度国债最多的外资机构。
中国央行的行为背后,是印度对外资的进一步开放。12.8亿人口的市场,大量年轻的劳动力人口,巨大的需求,以及印度新总理莫迪上台后开始推行的“印度制造”吸引外资新政策,都使得印度成为一个有巨大诱惑力的市场。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印度就是那个火车顶上坐满了人、国庆阅兵时摩托车叠罗汉、电影里歌舞没完没了、处处“开挂”的阿三哥形象。
在这些固有印象的背后,“一带一路”上的大国印度正在改变。2014年5月莫迪新政府上台后,推动了多方面的制度改革。
印度官方的人口数据是12.8亿人,实际人口数量可能更多。印度人口平均年龄是24岁,在购置房产、家电、消费电子品、母婴用品等方面的需求非常庞大,印度本土基本没有办法满足这个需求。
庞大的人口需要消费,更需要收入,就业成为印度政府的首要问题。莫迪上台以后发起声势浩大的“印度制造”运动,力争将印度打造为全球制造业基地。
“印度制造”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印度政府将用物质奖励吸引外国公司来设厂。印度电信、法律及信息科技部部长普拉萨德(Ravi Shankar Prasad)不久前曾经对媒体表示,“如果你在这里投资100美元,我们就给你25美元。另外,各邦政府也会提供优惠。”
这些优惠举措对于正在转移低端产业、提升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面临成本上涨、人口红利减少的中国企业来说,有莫大的吸引力。利斯里工业区创始人萨纳雷蒂(Ravindra Sannareddy)公开称,“许多中国公司传统上向印度出口成品,现在他们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条件,来印度设立生产线,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
在中国雇佣100万员工的富士康已经计划在印度投资200亿美元、建设10家工厂。
尽管印度拥有巨大数量的年轻劳动力,但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下是个不争的事实。印度政府现在正在对工业培训加大补贴;另一方面,印度实行土地私有制,现在有专门的征地代理机构帮忙拿地。
“除了石油、军事等少数重要领域外,印度几乎90%的领域都对外国投资者开放。” 印度广东商会秘书长陈思介绍。
虽然是一块巨大的蛋糕,但印度这块蛋糕里面显然不都是可口的原料。对中国企业来说,劳动力、土地等都不是问题,如何修正中国制造的名声,实现在印度的本土化才是重要问题。
比如,对印度宗教和种姓制度的不了解,就成为中国企业的绊脚石。印度种姓制度从高到低分别是婆罗门(做学术领神职)、刹帝利(掌管政治)、吠舍(经商)、首陀罗(农民)。
“跟任何一个印度人接触,就可从种姓知道,如果他做生意就做了至少十代人,这十代人的经验、教训以及他跟他的同家族人联合起来对一个行业、对一个渠道垄断程度是非常高的。”陈思介绍,这个后果导致中国人进入印度市场以后发现壁垒很强,商会力量很强,动不动就对中国提起反倾销调查。
“中国制造的名声在印度很差,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产品不是由中国人自己卖,而是进口商操作,比如在广东、义乌、浙江、宁波、天津等这些贸易港口的印度人达到几万人,他们负责在中国进行采购,只考虑价格不考虑品质。一般中国厂商会准备一些多出的产品用于退换和维修,但是印度进口商不会提供维修和售后服务,所有产品都会被卖掉。”陈思强烈呼吁,中国应该在印度有一个和官方配合紧密的类似商会的机构,以帮助中国企业在印度展开形象建设、应对反倾销等业务。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当地开展全面的业务、建立自己的网络非常必要。华为在印度的成功,管理层的本地化功不可没,华为印度总裁姚为民甚至取了本土名字,跟任何人打交道都用印度名字。
陈思认为,中国不能再有意无意的继续对印度市场忽视了,这个和中国人口差不多的大国或将成为未来决胜的主要战场之一。
(李艳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