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外媒报道说中国的沉淀财政资金达到1万亿元,而国家发改委则澄清说有2000多亿元。
一方面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收入增幅下降,各地千方百计抓增收。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财政资金花不出去。为了盘活沉淀的财政资金,自本届政府执政以来,国务院至少有10次会议涉及了激活财政“存量资金”或者“沉睡资金”问题,甚至还启动了问责程序,可见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政府一年要做什么事,花多少钱,都会列入预算,由人大审议批准。如果人大批准了预算,却不能按进度将钱花出去,说明没有完成法定的事项,没有完成向社会承诺的任务。钱花不出去,原因非一,可能是官员懒政惰政使然,也可能是预算本身出了问题,也可能是两方面原因都有。
目前中国的预算模式仍然是“基数加增幅”的模式。一个项目,一旦被列入预算,那么就成为一种成例。即使这个项目事实上不需要这么多的资金,或者根本不需要这种项目,以后每年也会将这个项目作为一种既成的事实,作为一种基数。来年的预算编制,就是在这个基数上再增加一定的幅度。当然,不会有任何一个官员主动将自己部门的预算削减下去。这种情况,在由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项目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地方千方百计到中央部委争取项目,争取转移支付资金,所谓“跑部钱进”。但项目和资金拿到之后,效果如何,中央部委几乎不再过问。
但是,这两年的反腐败,使状况发生逆转。对于地方政府官员来说,手中掌握的项目资金往往成为烫手山芋。突击花钱,自我消费,显然是不可能了。项目建设如招投标等环节也充满风险。于是我们看到一幅新的官场生态:官员们既不贪污受贿,搞权钱交易,可是也消极无为,该上马的项目,上不了,该签字的文件,尽量拖延,不批不办。
前面说过,目前的预算制度是基数加增长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下,争取到最多的预算是最重要的事,而怎样有效地将它花出去则无关紧要。所以,应该改变预算的编制方法,采用国际上较为行之有效的绩效预算的编制方法。如果一个项目的绩效不好,或者项目得不到有效执行,这样的项目就应该取消,资金就应该收回。不过基数加增幅的方法根据的是往年的基数,操作简单,而绩效预算则更为注重预算执行的效果。这就需要对预算执行的效果的考察更为科学合理精确,而预算编制部门能否准确地考察执行部门的绩效,是它面临的最大考验。
(梁发芾)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