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索尼管理层意识到了安倍经济学带来的红利不能维持长久,在索尼公司实现扭亏,彩电业务11年首次盈利的背景之下,索尼公司掌门人平井一夫选择逐步放手消费电子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把未来业务重点偏向游戏业务。
索尼CEO平井一夫称,该公司不再追求智能手机等业务的销售增长,因为无法与亚洲竞争者和行业领先者苹果、三星电子竞争。索尼将关注更高利润率的业务如相机传感器、视频游戏和娱乐。
平井一夫表示,索尼的下属部门将在业务决策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权。目前,索尼的移动业务和电视业务已经以独立子公司的形式运营。家电产业观察家梁振鹏认为,索尼将一些消费电子业务独立,只是出售前的准备。
索尼方面预计2014财年将实现营业利润200亿日元(合1.68亿美元),而之前的预期是亏损400亿日元。尽管索尼一再重申,扭亏是因为集团将2014财年作为架构改革的最后一年,相关改革措施顺利实施。但业内人士均表示,索尼此番扭亏和整体经济环境有关。安倍经济学使得日元大幅贬值,日系制造企业享受到出口红利。这并不意味着索尼的公司架构已经趋于健康。就索尼各项业务而言,在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电视业务已经边缘化,手机业务不断裁员,消费电子业务核心竞争力仍然偏弱。
游戏业务被外界视为索尼的救命稻草。索尼游戏部门CEO安德鲁·豪斯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游戏部门将与各类潜在内容合作伙伴谈判,规划互联网电视服务,并于2015年年底在美国推出。索尼还计划开发一款流媒体视频游戏服务,专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设备使用。
除了游戏内容服务,索尼在游戏机市场也表现不俗。PlayStation 游戏机总销量已经超过微软和任天堂的同代产品。美银美林分析师艾奇·卡塔亚玛对索尼认为:“索尼有潜力把游戏机市场变成自己的独家领地”。
尽管如此,庞大的产业集团仅靠游戏产业支撑的做法还是让业界人士持谨慎态度。“游戏无疑会成为一个稳定的盈利来源,但对索尼这种收入多元化的公司来说,仅凭游戏支撑肯定是错误的。”北京高盛吉狮文化传播游戏公司首席分析师马俊颖认为。
实际上,索尼一直希望依靠单一产业实现复兴,电视、手机业务也曾被视为救命稻草,以手机为例,2012年7月,索尼在财务状况捉襟见肘的状况之下,斥资10.5亿欧元收购与爱立信合资公司中剩余的50%的股份。
之后索尼试图抓住智能手机蓬勃发展的市场机会重振旗鼓,不过事与愿违,在刚刚公布的财务报表中,手机业务亏损拉低了整体集团盈利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平井一夫剥离消费电子业务的举动似乎重演了10年前霍华德·斯金格的资产腾挪术。2004财年,索尼的收入下降了7.5%,跌至五年来的最低点。时任索尼美国公司总裁的霍华德·斯金格临危受命掌舵索尼。从上任第一天起,他就对索尼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霍华德在短短一年内就带领索尼扭亏为盈,更是在随后几年里推出了《007之皇家赌场》《达芬奇密码》《蜘蛛侠》《2012》等畅销影片,索尼也从一个传统电子企业演变为一个巨型娱乐电子帝国。
然而这样的繁荣如昙花一现,从2009年开始,索尼连续四年亏损。2012年霍华德下课,之后索尼公司重新定位成为消费电子公司。在家电产业观察家梁振鹏看来,“霍华德任期内的改革,丢失了一家制造企业的灵魂”。 霍华德无疑在学习苹果构建一个生态系统,不过,苹果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一次性销售环节。而从2004年开始,索尼在产品和技术创新上就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上世纪90年代,日资企业的创始人纷纷退居幕后,由职业经理人一手操盘。和三星这样的家族企业相比,职业经理人更着眼于当前业绩。
对于这些经理人绩效考核目标苛刻,时间周期较短。在这样的局面下,职业经理人无法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资产重组腾挪来获得漂亮的业绩。
看来,如何让职业经理人对公司的长远发展负责,才是索尼应该考虑的问题。
(孙聪颖)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