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警惕通缩风险

鹰巢VOL2 2015-01-18 2484 0

国家统计局2015年1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2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1.5%,全年同比上涨2%;PPI(生产者物价指数)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3.3%,2014年全年下降1.9%。PPI已经陷入连续34个月的负增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表示,2014年12月物价仍在低位运行,并且PPI降幅进一步扩大,表明通缩迹象正逐渐显现。


统计局数据显示,在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7个行业产品价格环比上涨,4个行业持平,19个行业下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等行业出厂价格环比下降。


“2015年应该担忧的是通缩风险。”王军称,据他分析,经济增速放缓,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不会很快反弹;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将带动全球面临通缩风险;劳动力成本上涨效应将会减弱,对CPI推动效果有限。


经济学界一般认为,当CPI连续3个月以上或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可以认定为出现通货紧缩。但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国务院参事姚景源表示:“从目前的数据看,我们还没有陷入通缩。不过,2012年下半年以来PPI持续下降,2014年11月CPI只有1.4%,2015年CPI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因此我们确实要高度警惕通缩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1998年至1999年、2002年、2009年出现过三次通缩,主要是受到外部冲击或突发事件的影响,导致出口急剧下降,加之内需不足,国内产能过剩。但这几次通缩时间都很短。  


姚景源认为,当下的通缩压力与以往不同,虽然也受到出口不足的影响,但更多是“三期叠加”的结果,是过于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结果,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所累积的矛盾集中爆发,更是经济步入“新常态”后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民生证券分析师指出,未来CPI还有下行压力,尤其是考虑到2015年上半年资源品价格和2014年上半年所对应的基数差距,且经济总需求也暂时看不到环比改善的增量。在他看来,这意味着货币还有宽松空间,但在强势美元的大周期下,货币宽松的力度要警惕一个恶性循环,即:资本流出—抵补基础货币缺口—贬值预期增强—资本加剧流出—更大的基础货币缺口。   


在物价处于低增长通道之时,新一轮的价格改革适时起航。2014年11月下旬以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会同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8个文件,放开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下放1项定价权限。其中包括4项具备竞争条件的铁路运输价格、国内民航货运价格和部分民航客运价格、港口竞争性服务收费等交通类服务价格。


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许昆林介绍,发改委已经对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明确了具备放开条件的价格,一共有50多项。多数受访人士称,目前进行价格改革不会导致明显的价格上涨。

   

(谭志娟)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低油价效应持续发酵

    下一篇:陈春花:如果我是董明珠就与小米合作 -专访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CEO陈春花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