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4月14日的一季度经济座谈会、5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两次提出提网速、降资费,5月15日,工信部副部长尚冰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公布了网络提速降费的主要目标:年底前,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的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要从现在的9Mbps提升到20Mbps,手机流量资费和宽带资费均同比下降30%。
三大运营商随即响应号召发布网络提速降费方案,主要集中在手机流量资费平均降幅20%以上,降低4G套餐门槛,提高套餐内流量以及各种优惠流量包。
然而,更像是“5·17”电信日促销活动的“降价”,引得大批用户吐槽运营商“诚意不足”。 吐槽集最多的是,中移动和中电信的“夜间流量”很鸡肋,在部分城市价格不降反升;另外,“流量不清零”只限于半年、一年流量包,到期仍会清零; “套餐内流量没变化,只是推销流量包”。
新浪科技“5·17”电信日对国内约3.2万人的4G调查显示,90%以上的用户认为国内4G资费贵,80%的人表示能够接受月通信费用在100元以下。
运营商从业者姜先生认为,不能简单地拿运营商4G套餐与国际水平相比较:“我国地域辽阔,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如果单拿广东和日本比,广东也可以把手机资费价格拉得很低。”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建20万基站投入超200亿元;2014年,中国移动建70万基站,投入超300亿元。而在4G终端的补贴上,中国移动也花费了10多亿元。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4G网络投入力度虽说不及中国移动,但两家加起来也投入了近500亿元。
运营商从业者姜先生直言:“目前,4G网络建设成本还没有收回,再加上业绩和KPI的重压,大幅降价的确存在一定困难。”
中国移动日前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数据显示,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609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为238亿元,同比下滑5.6%,中国移动已连续七个季度净利润下滑。
“如果把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定义为公共物品,就要保持低利润率;如果定义为市场商品,就要有合理的利润率。既要成为公共物品,又追求市场化的利润,企业只能是把任务层层分解下去。”姜先生认为。
如今面对政府、用户的双重舆论压力,运营商的降费空间即便是有,也只能是经过包装之后的针对小用户群体的“定向优惠”,真正大规模的降费恐怕还要假以时日。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拉动移动互联、“互联网+”领域新兴产业的发展,这就要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这样的目标实际上远远超出了运营商所能承受的能力,未来所有的领域都是要依靠信息通信技术再去升级,实现产业转型、经济转型。”通信世界网总编杨海峰分析道。
(王丽娜)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