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立新的模式颠覆者
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商业世界中,模式或产品的创新和引领可以占取先机。互联网+让过去的经济与行业生态在今天不断地变化和进化。破除旧有,建立面向未来的新规则,是优秀公司的共同基因。
从左到右:马德龙 拉勾网CEO、联合创始人,许单单 拉勾网董事长、创始人,鲍艾乐 拉勾网CMO、联合创始人
2015年8月8日,拉勾网近一半的员工陆续搬入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一端的新办公区。目前,拉勾网的团队规模在260人左右,一年前,整个团队不过五十个人左右。更令人惊异的是,从2013年底上线,作为主打互联网垂直招聘的拉勾网,用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以及有限到可以忽略不计的营销费用,做到了在互联网领域人尽皆知。
在新的办公室,作为联合创始人之一、同时担任拉勾CMO的鲍艾乐在接受《商学院》采访时说:“拉勾网从一开始就以重新定义行业规则的姿态切入招聘领域。”
事实上 ,拉勾网是业界第一家不花钱也能招到人的招聘网站。更重要的是,拉勾网是第一家真正立足于C端(求职方)的网站。
“以往的招聘网站永远服务于B端(企业端),这是极为传统的模式,信息的不对等、良好使用体验的匮乏,这些都不符合互联网精神。我们希望做一个既满足互联网人求职、求人的需求,同时又能在体验上做到更好的网站。”谈及拉勾网的设计初衷,鲍艾乐如是说。
招聘的本质:是“人”而不是“信息”
打开拉勾网的主页面,没有冗繁的广告,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海量招聘信息,以绿色作为主基调的简洁设计让人耳目一新。职位像淘宝的商品一样被分门别类,比如时下互联网热门的iOS开发、游戏策划、UI、游戏运营等岗位被作为子项,分别位列技术、产品、设计、运营等大类目之下。
拉勾网的三位年轻的创始人许单单、马德龙和鲍艾乐,在2011年创办了互联网圈社交平台3W咖啡。在3W咖啡,与互联网人的接触过程中,很多公司的主管甚至是CEO,都会提及互联网人才招聘的苦恼——HR和CEO们并不乐于使用传统的综合性招聘网站。为了找到合适的人才,互联网公司有时需要求助于猎头,但不得不让人抱怨的猎头费用的昂贵——一个产品经理大概需要付出大约两万元的猎头费用。对于多数公司而言,这是一项“肉疼”的支出。
作为最早创意提出者的许单单,希望解决这一问题。从国外招聘行业的急速变迁中,他看到了其中的机会。
在美国,最早最大的招聘网站是Monster,国内的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在模式上与之类似。今天,Monster股价却跌去了80%以上,它的收入和基于社交的招聘网站LinkedIn接近,市值却相差了30倍(Monster是6亿美元,LinkedIn是180亿美元)。
美国的Monster已经“被挤压的只有一个角落”:LinkedIn在高端用户层面,抢走了Monster的用户,而另一垂直招聘网站Dice则挤占了Monster在IT领域的份额。尤其是后者,以Monster1/20~1/30的流量,获得和Monster一样多的净利润。
许单单认为,尽管都专注于互联网的垂直招聘,拉勾却与Dice不一样:Dice与Monster等的商业模式类似,都是站在企业端,满足企业需求,而拉勾是真正在为求职者争利。
“过去的网站,在招聘上做得不够好,是因为对招聘这件事的本质,存在理解的误区。传统网站更多的是着意于招聘信息的丰富性,并使之格式化,本质上是在处理信息,然而,招聘面对的是人,“人”是难以被简单分类和标准化的。你的系统必须能够更多地了解人的特性,哪怕是一些细小的特点,去做相应的优化,以此做到对求职者更好的呈现。”在采访中,担任公司CMO的鲍艾乐如此阐释拉勾模式的实质。
立足C端的招聘如何做?
一家立足于C端的招聘网站,要怎么做,才能体现其中的“人性”,而不是毫无温度的信息化处理?
首先,解决信息不对称
就招聘而言,用户找工作,一定很在意薪资,拉勾网要求招聘方薪资信息明确。“在拉勾之前,所有的招聘网站,在薪资问题上,80%的公司都是面议。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很低效以及缺乏诚意的呈现方式。很可能的一个情况是,一个求职者和招聘公司开心地聊了几轮,最后因为薪资与预期存在很大的落差不欢而散”鲍艾乐说。在拉勾,为了保护求职者的利益,薪资明确是一项硬指标,对此拉勾网对企业端显示了强硬的态度。无视这一规则,即便像京东、特斯拉这样的知名公司,招聘信息也会面临“被下架”。
为了让求职者更近距离、更全面地了解招聘公司,招聘公司的主页、产品、发展阶段,公司相关事件,甚至是创始人信息等资料会被列出来。求职者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冰冷的网页,而是带着丰富元素和色彩的立体信息。
与此同时,拉勾网建立了独特的用户评价系统。面试评价,会越积累越多,这就像是招聘界的大众点评,用户能够从多方视角审察应聘的这家公司。
其次,加快HR的反应速度
求职者的心态无不带着期待和焦虑,简历投递以后石沉大海,是过去常有之事。尽可能缩短求职者的跳槽窗口期,降低求职者等待的焦虑感,可以极大改善用户的体验。基于这一点,拉勾网在去年对系统做了一次巨大的升级,强制招聘企业对每一份求职简历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毕,并且就像网购的物流追踪,求职者可以在网页上追踪招聘的流程。
其三,利用算法,精准匹配
在亚马逊上购买一部《美国种族简史》,系统会在购物页面上为你自动推荐一些其他的相关书目,而这些书往往都是你想要的。招聘信息也一样,当你了解到足够多的求职方信息,你可以给他提供一些科学的选择。
体现在产品层面,拉勾是“千人千面”的用户页面,每个人的职位信息都有所不同。一个希望挑战更多的求职者,系统会更多地推荐成长性公司。喜欢按部就班的工作,成熟的大公司信息会更多。这是公司的维度,加上行业,以及薪资的匹配,这些都可以通过算法去做一些精妙的优化。
产品设计:拒绝营销思维
拉勾网的盈利方式是独辟蹊径的,通过提供一些标准化产品获得收入。目前,其唯一的盈利来源是一款叫做“拉勾PLUS”的产品。
“招聘行业不在于你能卖多少种类的产品,而是你能够给用户解决多少问题。能够解决问题,一个标准化产品,就足以胜出。”鲍艾乐表示。
“拉勾PLUS”是针对企业方提供的一项增强服务。客户(企业)购买了PLUS之后,能够在网站上主动搜索到一些比较优秀的应聘者的简历(前提是应聘者选择愿意让对方看到)。
企业如果感兴趣,可向求职者发出“投递简历邀请”,获取完整简历。对求职方而言。在保护求职者隐私的前提下,提高求职者的求职效率。
“如果你能够为企业找到海量的符合他们要求的人才,并且令其入职,企业会愿意付钱给你。”PLUS的客单价比传统招聘网站的价格要高很多,但是对于企业端却具有强吸引力,上线半年,客单量已经超越传统网站的IT版块。
拉勾网的另一款针对C端的免费产品“拉勾一拍”,则服务于年薪30万以上的高端人才。例如,一个年薪40万的人换工作,可能已经不适合、也不习惯去投递简历,这时候,他可以选择把简历投递给拉勾的顾问,后者将对简历进行优化和包装,放入“一拍”的数据库,对口的公司会对此进行竞拍。“我们永远不可能对用户端进行收费”,鲍艾乐表示,这是拉勾网在产品设计上的不动原则。
拉勾网的三个创始人许单单、马德龙、鲍艾乐,均来自腾讯。谈及拉勾网的产品战略,鲍艾乐深有感触,她认为,以用户为核心,做极致体验的产品思维,深受腾讯文化的影响。“在互联网行业,只要你能够做一款体验绝佳的产品,用户会用脚投票来选择和支持你。”
这也是三个创始人理解的“产品壁垒”。“用户体验必须始终领先于行业,至于模式反而不一定要多么的颠覆。创业的一个误区就是,一定要做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商业模式。事实上是,你不需要做出一个具有超级颠覆性的产品,你只需要做一个有一些颠覆性的产品,在一些用户很在意的关键问题上做到非常地颠覆。”鲍艾乐说。
不仅做招聘,要做职业成长平台
互联网在今天解决了很多以前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网购,你足不出户就可以喝到产自印度的咖啡,并且使用来自英国的茶具。然而,涉及到人的决策,常常没有如此简单和直接。
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观点:选择一份工作就是选择一种生活。这意味着,未来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内,你过的就是因这份工作带来的生活状态。是选择一家历史久远的报社、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创业公司,还是去腾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大平台?对于一个想要从传媒行业跳入电商做公关的媒体人,京东、唯品会和聚美优品,他们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不同的选择,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工作方法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重要的决策。
拉勾网现在拥有一个200万求职者的数据库,未来随着互联网产业的继续井喷和传统行业的泛互联网化,这一数字还会持续扩大。对于互联网招聘公司而言,相较综合性招聘平台,这是一个更加优质的数据库。拉勾网的团队相信,基于这一数据库,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现在的招聘平台只在职场人想要换工作的那一刻才会发挥作用。我们认为,一个职场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他还需要对行业的学习,对职场的判断。”
这是拉勾网拓展网站功能的原由。2015年7月24号,时值拉勾网成立两周年,CEO马德龙向外界表示,未来的拉勾网要发展成为互联网领域的“职业成长平台”。
“职业成长平台”希望为职场人提供更多的帮助。“长久以来,在职场的世界,缺乏一双上帝的眼睛,去帮助职场人俯瞰行业的全貌。”鲍艾乐解释。事实上,多数职场人在投入工作的前几年甚至很多年,显得很随机,没有任何富有成效的职业的规划。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是什么,三年之后又往哪个方向发展,一般人在这类问题上不具备任何方法论,也找不到可以借鉴的方法。
“我们认为,选择大于努力,如果能够更加懂得如何去选择的话,职业选择的杠杆效应会更强。职业成长平台希望在一个人跳槽之外的时刻,也能够帮到他。通过拉勾的平台,获得职场技能的成长,进行职业的规划。拉勾网不会替他做选择,但是可以破除一些人在职场选择上的困惑,辅助其完成更加理智的职业选择。”
传统招聘网站上的企业信息,不仅匮乏,而且千篇一律。拉勾网试图改变这一毫无温度的呈现方式。根据鲍艾乐的介绍,拉勾网即将上线的移动端应用,设置了一个“发现”栏目,这是一档以原创内容为主的栏目。
“拉勾网正在招募自己的采编团队。未来会挑选一些行业感兴趣的话题,做独家的分析和报道。增加传媒属性,依然是以服务求职者为初衷。”鲍艾乐说,“我们相信,如果有一家招聘网站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一个求职者的需求,他将会懒得再去使用第二家招聘网站。这样的用户壁垒一旦建立起来,别人就很难破解。”拉勾网正在往这个目标不断地逼近。
(李紫宸)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