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三年的减速期后,中国个人奢侈品消费在2016年第三季度迎来了反弹并在2017年强势增长。贝恩公司发布《2017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在内地市场的奢侈品消费增速超过了海外市场,内地市场增幅达到了20%。化妆品、女装、珠宝等女士品类的增速超过了其他品类,延续了品类再平衡的趋势。
“上一次出现高增长是在2011年,之后进入低迷期,甚至历经几年负增长,但是2017年中国大陆市场开始回暖反弹。”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报告作者布鲁诺(Bruno Lannes)表示。
年轻的奢侈品消费者,尤其是千禧一代(年龄在20~34岁之间),是推动2017年奢侈品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对1,170名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呈现低龄化且购买频次较高。他们对数字化技术驾轻就熟,对奢侈品品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们更钟情于“时尚”、“街头休闲”、“新潮”和“当季”产品。他们希望通过与众不同的外表来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亦包括化妆品。
“从他们的消费行为上看,这是一群及时行乐的人,很多消费属于冲动型购买。对奢侈品有见的,知道什么是市场上最流行的东西,喜欢店里陈设的当季货品,对打折推广的产品兴趣不大。”布鲁诺解释说。
再进一步分析发现,千禧一代每年购买奢侈品的频率高,买得多,但是单品价格低。喜欢当季的产品,不喜欢去奥特莱斯买过季的产品。喜欢休闲、喜欢新东西,以此来定义自己,是非常自我、非常时尚的一群人。
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奢侈品牌正在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以便更好地触达这一有影响力的群体,其中数字媒体是品牌特别重视的一个渠道,因为数字媒体对年轻消费者的奢侈品和时尚消费观念影响巨大。
若对这一轮反弹的原因加以分析,发现主要是由女性品类引领,其中化妆品、女士服装和珠宝表现优异。
化妆品板块表现最好的是化妆品、香水和个人护理用品。千禧一代的消费者越过中低端化妆品,直接升级至高端甚至超高端,而低端化妆品的增长与此相比相差甚远。
珠宝板块。一些品牌推出了入门级产品,使得单个的产品售价下降,但也有很多消费者希望购买比较高端的牌子。珠宝产品中的时尚品类份额在提升,不仅限于婚庆消费。
女士服装增长的并非正装品类,大多是一些街头范儿、休闲服。不少奢侈品牌的这一类产品销售很好。相对来说,男士服装增长缓慢。这使得一些奢侈品牌借鉴快时尚品类的成功经验。
为了吸引这些“潮”“有范儿”的千禧消费者,奢侈品牌主要做了四件事:
1. 不断缔造新鲜感和时尚感,推出新颖性的设计。不少品牌在过去几年更换设计师,不断推陈出新,适应千禧一代消费者,而不是延续此前经典的奢侈品路线。为了推出独特的产品,一些奢侈品品牌跟潮牌合作,以此来保持时尚的品牌形象。
2. 数字化。前20大奢侈品牌数字化营销的比例从2015年的35%上涨到2017年的40%-50%。
在这40%到50%的数字化营销里面,微信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平台,在数字营销支出中的占比从30%-60%不等。主要原因是微信的用户群很大,可以比较精准定位到这些奢侈品品牌想要定位的这些人,而且整个曝光率和销售转化率结果相对还不错。
3. 加强线下店的体验和客户服务。奢侈品行业呈现出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最近几年奢侈品的线下店数相对较平。有些品牌在继续扩张开新店,有些品牌在关店。但有一个趋势是,很多品牌整体店数可能在减少,但新开的店越来越大,在整合这些门店。这些门店坐落于多功能大型购物中心,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购物、娱乐、休闲一站式综合购物服务体验”。在商场和奢侈品品牌的共同努力下,奢侈品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得到了大幅提升。
4. 借鉴快时尚的成功经验。布鲁诺对此的解释是,传统奢侈品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行业,有时甚至有一些饥饿营销的概念在其中,是端着卖的,但现在的千禧一代喜欢短平快的销售频率,所以很多奢侈品品牌开始加快出新品的频次和速度。这些举措包括:
增加产品系列发布频次
1)增加每个系列发布的产品数量,更频繁地向市场推出新品
2)强调每个系列的产品多样性和独创性
3)针对中国春节等特定节日,推出限量产品系列
·不断更新门店橱窗
加快门店橱窗更新速度,利用新颖独特的元素以及夺人眼球的设计吸引消费者和行人注意
·加快供应链运转
1)优化供应链管理,迅速地将新品系列投放至国内市场
2)加强对产品设计、试验和制造方面的垂直控制
3)优化制造流程,缩短产品制造时间。
“2018年,整个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还是向好的,原因是支撑2017年增长的基本因素对于2018年来说还是成立的。”布鲁诺说。这是基于以下四点判断:1.千禧一代的消费群体还会继续增长,继续在奢侈品中花钱;2.数字化营销在进一步扩张,中国在此领域引领国际市场;3.中国和国际市场的价差会进一步缩小,会有更多人愿意在中国买奢侈品,而不是去国外。4.政府政策支持,希望把更多的消费留在中国。
(文章来源:《商学院》杂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