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诗惨淡 更名朗诗绿色地产能助力400亿元 “小目标”实现吗?

2019-08-29 1692 0


日前,朗诗绿色集团在公布中期业绩报告的同时,宣布拟由“朗诗绿色集团”更名为“朗诗绿色地产”,这已是该公司一年多时间内两度更名。

朗诗此次更名的原因是什么?背后的原因是否会影响业绩?是否与公司的短期目标和长期战略有关?


朗诗惨淡 更名朗诗绿色地产能助力400亿元 “小目标”实现吗?


文/胡嘉琦 朱耘

朗诗惨淡 更名朗诗绿色地产能助力400亿元 “小目标”实现吗?

8月19日,朗诗集团发布的2019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今年前6个月,公司多项关键财务指标同比出现下滑。其中,签约建筑面积实现69.2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1.52%;归属股东净利润为2.63亿元,同比减少6.43%;签约销售额为114.8亿元,同比减少29.83%,仅完成年度400亿元销售目标进度的约28.7%。朗诗集团未完成业绩目标的原因是什么?未来朗诗集团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去完成此前制定的400亿元销售目标?今年是否能完成此前的400亿元目标,都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朗诗惨淡 更名朗诗绿色地产能助力400亿元 “小目标”实现吗?

对此,《商学院》记者向朗诗集团方面发出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日期,未收到回复。


业绩完成率不足三成

朗诗集团作为起家于南京,深耕长三角的房地产公司,其主打的 “产品差异化、资产轻型化、收益多样化”战略备受关注。2013年,朗诗借壳“朗诗绿色地产”在港上市,独具特色的在传统地产市场上生根发芽,此后便一直位列房企百强。然而,近年来,伴随来自中国金茂、阳光城、当代置业等诸多房企都打出了“绿色”的标识,以“绿色地产”为核心的朗诗地产受到各方的冲击,其市场占有率也不断下降。

朗诗曾在此前的发布会上指出,保守估计2019年朗诗将实现超400亿的销售业绩。2019年上半年,朗诗对持续亏损的长租公寓等非地产业务进行了剥离,但依然未改变业绩完成率不达标的窘况,上半年仅完成全年目标的28.7%。

据朗诗集团中期业绩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朗诗收入总额约20.9亿元,同比增长3.6%;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率约22%,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尽管收入和净利双增,但朗诗销售额表现不尽如人意,今年1-6月实现签约销售额约114.8亿元,同比下降29.8%。而朗诗2019年全年销售目标为400亿元,上半年仅完成全年目标的28.7%。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认为,从目前销售进度来看,朗诗要完成400亿元的目标难度不小,一方面上半年的销量表现同比下滑明显,需要下半年来填补;另一方面下半年整体市场都难言乐观,在调控不放松、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要实现力挽狂澜达成目标挑战不小。如果要达成其目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加快开发和销售进度,而下半年市场并不乐观,因此加快销售的更为直接方式就是价格上进行相应调整,这也是下半年不少房企会采取的方式,但从朗诗一贯的做法来看,大都采取相对温柔的应对方式,因此达成目标难度不小。

此外,朗诗的规模排名也在下降。2018年末,朗诗集团在克而瑞《2018年1-12月房企销售TOP200》榜单中的排名由2018年的第75位跌至2019年中期的80位。

在当前房企纷纷布局冲击千亿销售目标的格局下,朗诗在2019年初业绩发布会上“400亿元业绩目标”的期许在2019年上半年仅完成28.7%。

财经评论员严跃进认为,对于朗诗来说,当前销售业绩不达标,其从本质上是需要反思其业务模式的,严跃进建议,对于朗诗集团来说,未来需要在普通住宅等方面强化销售的模式,同时拿地方面也需要有新的战略,这样才不会形成太多的压力。否则过多强调做绿色地产,虽然产业发展方向确实是这样,但很大程度上也容易带来很多压力,产品创新和现金流稳定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

据悉,朗诗于2013年借壳“朗诗绿色地产”在港上市,朗诗立足绿色科技地产这一细分市场,通过应用绿色建筑科技手段,实现节能、环保、健康、舒适、安全、经济等住宅功能,提升住宅产品的人性化指标。

资深房地产评论员薛建雄分析了朗诗业绩未达标的原因称,朗诗使用各种节能技术,但维护成本高昂,实际价值有限,固一直发展不理想。在近年以高杆杠+高周转为主流的住宅开发中,运用环保节能技术开发速度难以上来,因此影响了朗诗的竞争力。

两度更名

半年报出炉的同一天,朗诗发布了关于公司更名的公告称,拟将公司英文名称由“Landsea Green GroupCo.,Ltd.”更改为“Landsea Green Properties Co.,Ltd.”,并采纳“朗诗绿色地产有限公司”为公司的中文第二名称,以取代其现有中文第二名称“朗诗绿色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更名,朗诗给予的解释是,建议更改公司名称有利于凸显及匹配公司聚焦绿色地产核心业务,有助更好地反映公司业务的新发展策略,亦有利于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2019年6月,公司已经将旗下非地产开发相关业务剥离至控股集团。

朗诗集团此次更名的原因是什么?背后的原因是否会影响业绩?是否与公司的短期目标和长期战略有关?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认为,前几年房企掀起一股“去地产化”的更名潮,不少房企都将公司名称中有关“地产”的字样去除,除了公司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外,另一个重要诉求在于,房产开发企业在国内融资受到较大监管压力,更名之后或可以非地产的名义帮助融资。从实际情况来看,2018年四季度到2019年一季度的融资已经有所放松,但二季度的融资收紧的措施更为明确和清晰,单靠名称的改变在当下环境已无法实现更好融资,因此公司名称“去地产化”已无更大实现意义。此外,张波认为,朗诗的二度更名除了在融资层面的考量外,更多亦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出发,聚焦其绿色地产核心业务,并有针对性反映公司业务策略方向。

财经评论员严跃进认为,对于朗诗此类更名,很大程度上说明企业业务在调整,尤其是从此次更名看,其对于传统地产开发等业务尤其是绿色地产业务有所强化,说明当前投资思路较为清晰,这有助于形成较好的投资策略。严跃进提出,朗诗实际上是一家有情怀的企业,在绿色等地产业务方面有较好的探索。但确实这两年做情怀不如做高周转,或者说其发展模式和市场的大趋势是略有差异的。所以本质上说,其也有较为积极的战略扩张,但对比一些高周转做住宅业务的企业来说,其战略是略偏保守的。

此外,朗诗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不甚乐观。据公开资料显示,自上市以来,朗诗港股上市公司朗诗绿色集团的股价便一直维持在1港元/股以下水平。为提振资本市场信心,2018年末以来,朗诗集团董事长田明多次增持集团股票。仅在今年前7月,田明先后合计20次增持朗诗股票,累计增持约362万股。

然而,上述增持动作并未带来集团股价的明显提升,6月至今,朗诗的股价普遍在0.87-0.97港元/股之间,截至8月28日收盘,朗诗股价报0.86港元/股。 朗诗今后发展情况如何,《商学院》将持续关注。






我也说一句

已经有条评论

全部评论

    上一篇:“后冯仑时代”万通地产严重缩水 何以为继?

    下一篇:四川长虹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转型高端市场可否突围?

    QQ空间 新浪微博 豆瓣网 微信

    请先来登录吧

    没有经营者账号?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

    请先来注册吧

    已有经营者账号?立即登录

      报名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

      加入班级成功!

      请保持手机正常使用,我们会随时与你联系确认

      知道了